这首诗《子规》由明代诗人释今帾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对故国往昔繁华的追忆与哀思。
首联“故国繁华事已非,残魂终日惜芳菲”,开篇即点出主题,昔日的繁华已成过往,诗人内心充满了对逝去美好时光的惋惜之情。残存的灵魂在每日里深情地眷恋着那些凋零的花朵,表达了对往昔美好事物的不舍与怀念。
颔联“落花处处啼无尽,旧苑年年恨不归”,进一步深化情感。落花纷飞,无尽的啼鸣声中蕴含着诗人对无法回到过去、重见往日景象的深深遗憾和哀愁。旧日的园林年复一年地在记忆中呼唤着回归,却始终未能如愿,这种无法实现的愿望让人心生悲凉。
颈联“鸟道梦回云树远,雒阳声断翠烟微”,以鸟道和云树的遥远、雒阳声音的断绝以及翠烟的微弱,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迷茫。仿佛在梦中回到了那遥远的云树之间,但现实中的洛阳却已不再,声音也逐渐消失在淡淡的翠烟之中,象征着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寻与失落。
尾联“何当春暮怜飘泊,独吊天涯血满衣”,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期待与无奈。他希望在春暮时分,能够怜悯自己的漂泊生活,独自在天涯处悼念逝去的美好。血满衣的比喻,既展现了诗人情感的深沉,也暗示了他对命运的无奈与抗争。
整首诗通过对故国往昔繁华的追忆与哀思,以及对现实与过去的对比,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对失去的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未来的期待,情感真挚,意境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