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重山.周亦庵山楼宴集,夜看塔灯

卷尽归云瘦碧空。微凉吹不断,白蘋风。

乱烟残霭有无中。惊回首,五十六灯红。

火齐散遥峰。山灵须遣护,绛纱笼。

倚楼高咏此时同。分携处,冷落一江枫。

形式: 词牌: 小重山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夜晚山楼宴集,观赏塔灯的景象。开篇“卷尽归云瘦碧空”,以云卷云舒,天空显得格外清澈辽阔,为整幅画面奠定了清朗的基调。“微凉吹不断,白蘋风”则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微风拂过白蘋草,带来一丝丝凉意,营造出宁静而清新的氛围。

接着,“乱烟残霭有无中”一句,巧妙地运用了烟雾缭绕的景象,既增添了画面的朦胧美,又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情境的变幻。“惊回首,五十六灯红”将视线引向远处的塔灯,红光点点,与周围环境形成鲜明对比,不仅展现了视觉上的冲击力,也寓意着宴会的热闹与欢愉。

“火齐散遥峰”进一步描绘了灯火在远方山峰间散布的情景,既表现了塔灯的壮观,也暗示了山的连绵不绝,增加了画面的层次感和空间感。“山灵须遣护,绛纱笼”一句,赋予山灵以守护之意,同时以绛纱笼比喻塔灯,形象生动地描绘了塔灯的华美与神秘。

最后,“倚楼高咏此时同。分携处,冷落一江枫”表达了诗人对宴会结束时的感慨,倚靠楼台,高声吟唱,与友人共度美好时光。而“分携处,冷落一江枫”则通过江边枫叶的凋零,象征着聚会的结束和离别的伤感,情感深沉,意味悠长。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宴会的热闹与离别的哀愁,以及自然景色的美丽与神秘,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美的追求和对友情的珍视。

收录诗词(246)

顾贞观(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原名华文,、华峰,亦作华封。明末东林党人顾宪成四世孙。康熙五年举人,擢秘书院典籍。曾馆纳兰相国家,与相国子纳兰性德交契,康熙二十三年致仕,读书终老。贞观工诗文,词名尤著,著有《弹指词》、《积书岩集》等。与陈维嵩、朱彝尊并称明末清初“词家三绝”,同时又与纳兰性德、曹贞吉共享“京华三绝”之誉

  • 字:远平
  • 号:梁汾
  • 籍贯:江苏无锡
  • 生卒年:1637-1714

相关古诗词

小重山.吴伯成明府招宴云起楼,属用前韵,即席赠胡璞崖简讨

视草频催锁院空。九天珠玉冷,任随风。

梦回人在御香中。依然是,藜火夜深红。

相望隔江峰。秣陵秋正好,一鞭笼。

旧游邀笛倩谁同。君行矣,留醉语青枫。

形式: 词牌: 小重山

小重山.赠杨鄂州职方

玉节天南照远空。使槎轻万里,旧乘风。

晴川草色醉吟中,君恩在,肯拂赐衣红。

青翰数青峰。晚凉添绣被,麝熏笼。

竹炉清响暂时同。催归也,人瘦楚天枫。

形式: 词牌: 小重山

小重山.赠宫百朋大参

北海华樽酒不空。笑谈倾四座,快哉风。

点苍金碧卧游中。情应寄,天半落霞红。

留咏最高峰。待将双袖拂,映纱笼。

即开山径许相同。城南路,绿野傲丹枫。

形式: 词牌: 小重山

小重山.蜡梅花底感旧

春到愁魔待压禳。试东风第一,道家妆。

蜡丸偷寄紫琼霜。檀心展,凭付与檀郎。

金盘敛花房。相逢应只在,水仙旁。

色香空尽转难忘。人何处,沉痛觅姚黄。

形式: 词牌: 小重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