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重山.蜡梅花底感旧

春到愁魔待压禳。试东风第一,道家妆。

蜡丸偷寄紫琼霜。檀心展,凭付与檀郎。

金盘敛花房。相逢应只在,水仙旁。

色香空尽转难忘。人何处,沉痛觅姚黄。

形式: 词牌: 小重山

鉴赏

这首《小重山·蜡梅花底感旧》是清代词人顾贞观的作品,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日里蜡梅花下的感怀之情。

开篇“春到愁魔待压禳”,以“春”字引入,点明时节,同时借“愁魔”二字暗示词人内心的忧郁情绪,需要春风来化解。接着“试东风第一,道家妆”一句,将春风比作化妆师,轻轻吹拂,为万物披上新装,暗含对新生的期待和向往。

“蜡丸偷寄紫琼霜”运用了巧妙的比喻,蜡丸象征着秘密的传递,紫琼霜则增添了一抹神秘与高贵,暗示了词人内心深处的情感秘密。接下来“檀心展,凭付与檀郎”一句,以“檀心”和“檀郎”分别指代蜡梅的心和词人自己心中的爱人,表达了对爱情的渴望与寄托。

“金盘敛花房”描绘了蜡梅盛开时的美丽景象,金盘比喻花房,敛字生动地展现了花朵的饱满与娇艳。紧接着“相逢应只在,水仙旁”一句,将蜡梅与水仙并置,暗示了词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向往,同时也表达了对相遇的期待。

最后,“色香空尽转难忘。人何处,沉痛觅姚黄”一句,将情感推向高潮。色香空尽,意味着美好的事物终将消逝,但那份记忆与情感却难以忘怀。词人通过寻找姚黄(一种名贵的牡丹),表达了对失去的美好事物的深深怀念与追寻。

整体而言,这首词以蜡梅花为载体,抒发了词人在春日里的感慨与思念,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展现了顾贞观深厚的艺术功底和独特的审美情趣。

收录诗词(246)

顾贞观(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原名华文,、华峰,亦作华封。明末东林党人顾宪成四世孙。康熙五年举人,擢秘书院典籍。曾馆纳兰相国家,与相国子纳兰性德交契,康熙二十三年致仕,读书终老。贞观工诗文,词名尤著,著有《弹指词》、《积书岩集》等。与陈维嵩、朱彝尊并称明末清初“词家三绝”,同时又与纳兰性德、曹贞吉共享“京华三绝”之誉

  • 字:远平
  • 号:梁汾
  • 籍贯:江苏无锡
  • 生卒年:1637-1714

相关古诗词

昭君怨.夜宿翠峰庵,为西山承恩寺下院

真个而今亲试。月白霜浓萧寺。

佛阁梦双凭,第三层。何处银饼素绠。

暗入远钟疏磬。一滴下杨枝,乍醒时。

形式: 词牌: 昭君怨

御街行

才华杜曲知名早。看即起,明光草。

旗亭绝唱拥三姝,合领袖、升平年少。

偏生谢却,五陵裘马,别展闲襟抱。

湘波窸地无尘到。随意把,芸香较。

一泓如水鉴菱寒,独自个、与谁同笑。

只应吟对,杏花春雨,暗忆江南好。

形式: 词牌: 御街行

踏莎美人.再集吴伯成听梧轩,偕方邵村、秦对岩诸君赋

斋阁香泉,岩扉火树,秋来总是相思处。

扶轮承盖许重招,为遣西飞一雁、促归桡。

酒噀烟霄,笔挥风雨,金华殿上闻高语。

羡君才思涌江潮,憔悴如余应愧、旧题桥。

形式:

踏莎美人.六桥词今删其二

渺渺风帆,凄凄烟树,望中便是侬行处。

羁魂别后若相招,分付采菱歌畔、木兰桡。

翠被浓香,青帘细雨,依然坐对篷窗语。

双鱼好托夜来潮,此信拆看应傍、画眉桥。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