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忠惠松楸过者钦,谁知藏伏祸机深。
英魂久向兹埋玉,佛面今为汝削金。
下马三号空抆泪,磔蟆万段亦甘心。
迩来野外无全冢,谩使闲人愤满襟。
此诗描绘了一场盗墓之举的景象,语言沉郁、情感复杂。开篇“忠惠松楸过者钦,谁知藏伏祸机深”两句,通过对古木的描写,隐喻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沉重,同时点出了墓葬之中可能隐藏的灾难与阴谋。
接着,“英魂久向兹埋玉,佛面今为汝削金”表达了对逝者英灵的哀悼以及盗墓者对墓中宝物的贪婪。这里的“佛面”可能指的是墓葬前的神像,或是象征性的表述,意味着即便是在神圣的守护下,也无法阻挡人们的贪念。
第三句“下马三号空抆泪,磔蟆万段亦甘心”则透露出盗墓者的复杂情感,他们或许在作案时有所犹豫和悲哀,但最终仍旧选择了继续这一行为。这里的“下马”可能是指盗墓者在墓前驻足,表达一种心理上的挣扎。
最后,“迩来野外无全冢,谩使闲人愤满襟”则揭示了盗墓之后留下的破坏与遗弃,以及这种行为给后人的愤慨和失望。这里的“野外”、“闲人”都增加了一种荒凉与孤寂的氛围。
总体而言,此诗通过对盗墓情境的细腻描写,展现了作者对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以及人类贪婪本性的深刻反思。
宋末文坛领袖,辛派词人的重要代表,词风豪迈慷慨。晚年致力于辞赋创作,提出了许多革新理论。
南宋诗人、词人、诗论家。在江湖诗人中年寿最长,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
绝顶谒龙公,森寒石作宫。
路盘青壁上,瀑泻白云中。
僧说闻雷出,人疑与海通。
几时阴晦夜,来此看拿空。
公卿黠似双环女,权位危于百尺竿。
身在半天贪进步,脚离实地骇傍观。
愈悲登华高难下,载却寻橦险不安。
谁与贵人铭座右,等闲记取退朝看。
先生读易注参同,筑室云山第几重。
昔遇壶丘疑见怪,今于老子信犹龙。
方灵有物司丹灶,符验无妖血剑锋。
只恐欲藏藏未得,世人往往或知踪。
即令身在水云间,不著斯人玉笋班。
子美步归犹恋阙,浩然肩耸径还山。
人情薄似平原酒,世路危于滟滪滩。
华栋把茅皆幻假,祝君黄发映朱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