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居记今昔事十首以诗书从宿好林园无俗情为韵(其六)

入蜀过匡庐,秋风宿东林。

月出断山口,满窗松竹阴。

袅袅一枝烛,道人语夜深。

亦设饼果供,慰此羁旅心。

犹恨非远公,无酒遣我斟。

明日下山去,叹息难重寻。

回首四十年,驹隙何骎骎。

旧游不可到,怅望空长吟。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翻译

进入四川途径匡庐,秋风吹过我在东林寺留宿。
明月从山口升起,洒满窗户的是松竹的阴影。
一根蜡烛轻轻摇曳,僧人在深夜低语交谈。
他们还备有糕点果品,安慰我这旅人的思乡之心。
遗憾的是我不是远公,没有美酒可以自斟自饮。
明天就要下山离去,感叹此景难以再次追寻。
回首过去四十年,光阴如马驹疾驰而过。
曾经的游历之地已无法到达,只能惆怅地独自长吟。

注释

入蜀:进入四川。
过:途径。
匡庐:庐山。
秋风:秋季的风。
宿:住宿。
东林:东林寺。
月出:月亮升起。
断山口:山口处。
松竹阴:松竹的阴影。
袅袅:微弱摇曳的样子。
一枝烛:一根蜡烛。
道人:僧人。
语夜深:深夜交谈。
饼果供:准备糕点果品。
慰:安慰。
恨:遗憾。
非远公:不是远公。
无酒:没有酒。
遣:派遣。
明日:明天。
叹息:感叹。
难重寻:难以再次找到。
回首:回顾。
四十年:四十年时间。
驹隙:马驹疾驰的缝隙,比喻时间飞逝。
旧游:过去的游历。
不可到:无法到达。
怅望:惆怅地望着。
空长吟:独自长吟。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幽居记今昔事十首》中的第六首,描绘了诗人入蜀途中经过庐山时的夜晚情景。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秋风中的东林寺,月光洒在断山口,映照出窗外松竹的婆娑阴影,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清幽的氛围。诗人点燃一支蜡烛,与道人深夜交谈,感受到僧侣的款待,表达了对简朴生活的感慨。

诗人遗憾未能像远公那样畅饮,只能以饼果聊以慰藉旅途的孤独。他感叹明日即将下山离去,这样的景致和心境恐怕难以再觅。最后,诗人回首过去四十年,感叹时光如白驹过隙,旧日游历之地已无法再至,只能怅然遥望,低吟往事,流露出对往昔岁月的深深怀念。整首诗情感真挚,寓情于景,体现了陆游诗歌的深情与哲思。

收录诗词(9386)

陆游(宋)

成就

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经历

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

  • 字:务观
  • 号:放翁
  • 籍贯: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
  • 生卒年:1125—1210

相关古诗词

幽居记今昔事十首以诗书从宿好林园无俗情为韵(其二)

上世本为农,辍耕业诗书。

我少学不成,固应返其初。

冥冥不自揣,乡校参群居。

中岁偶拔擢,清班久趑趄。

典奏入南宫,细书长石渠。

及其乞身归,旧业已丘墟。

衰疾或小间,力尚给荷锄。

寄声谢故人,毋为笑迂疏。

形式: 古风 押[鱼]韵

幽居记今昔事十首以诗书从宿好林园无俗情为韵(其四)

还乡老未死,举目少耆宿。

邑屋亦或非,所馀但乔木。

曩时列鼎家,今不饱半菽。

盛衰迭变迁,何者非陵谷。

羸然九十翁,世故见已熟。

偶能达一理,万事等破竹。

布缝一称衣,藜煮半釜粥。

馀年更何为,枕藉糟与曲。

形式: 古风 押[屋]韵

幽居记今昔事十首以诗书从宿好林园无俗情为韵(其八)

客舟挂烟帆,千里过楚都。

七泽渺无际,大不数具区。

浪翻出长蛟,云拆浮天吴。

峨峨来如山,碎船不须臾。

江行幸已尽,三峡尤畏途。

槎牙人䱹瓮,小失即见屠。

叩头祷鬼神,已脱犹号呼。

愿君勤自励,忧患何时无。

形式: 古风 押[虞]韵

幽居戏赠邻曲

暮年远屏天所借,落佩倒冠如得谢。

虽无壶酒助歌呼,幸有蠹书供枕藉。

市声不闻耳差静,车辙扫空身转暇。

雨悭葵叶未吐甲,露重榴房初坼罅。

深红菱角密覆水,烂紫蒲桃重垂架。

直令掩关避世俗,未害煎茶唤邻舍。

萧萧鸡犬衡门晚,寂寂灯火幽窗夜。

劝君切勿纵高谈,性命如丝不禁嚇。

形式: 古风 押[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