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李仁甫

守地难越境,吊生宁及哀。

自伤转蓬远,莫致束刍来。

惨日熙夏屋,悲风号夜台。

遥知倚庐处,流泪渍苍苔。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翻译

坚守在这里难以越过边境,对生者表达哀悼哪里还来得及。
自己感伤如同随风飘荡的蓬草远离家乡,没有人能送来慰问的束草。
惨淡的阳光照在夏日的房屋上,悲凉的风在夜晚的墓地呼啸。
我想象着你在远方的庐墓,泪水打湿了周围的青苔。

注释

守地:坚守的地方。
越境:越过边境。
吊生:对活着的人表示哀悼。
宁:岂,哪里。
哀:哀悼。
转蓬:随风飘荡的蓬草,比喻漂泊无定。
远:远离。
莫:不能,无法。
束刍:捆扎的草,古代常用来祭奠。
惨日:凄惨的阳光。
熙夏屋:夏日的房屋。
悲风:悲伤的风。
号:呼啸。
夜台:墓地。
遥知:想象中知道。
倚庐处:在庐墓之处。
渍:打湿。
苍苔:青苔。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晁公溯所作的《寄李仁甫》。诗中表达了对远方友人的深深思念和哀悼之情。"守地难越境"写出了诗人与李仁甫分隔两地,难以跨越的物理距离;"吊生宁及哀"则传达出对李仁甫生死未卜的忧虑和哀痛。"自伤转蓬远"比喻自己如同飘零的蓬草,远离家乡,更显孤独和无助;"莫致束刍来"表达了对能给予物质慰藉的期盼落空的无奈。"惨日熙夏屋"描绘了夏日阳光下的凄凉景象,"悲风号夜台"则寓言了对亡者的哀思在夜晚尤为强烈。最后两句"遥知倚庐处,流泪渍苍苔"想象李仁甫可能在孤独的庐舍中,诗人的心痛之泪甚至打湿了周围的青苔,情感真挚感人,展现出深厚的友情。整首诗以哀婉的笔触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怀念和无尽哀思。

收录诗词(449)

晁公溯(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寄李悦夫时监成都军资库茶马司檄兼僚属闻近治胥吏数辈

宾筵聊可乐,筦库亦何劳。

近已尸鼠辈,果能清马曹。

晴郊堪挈榼,春事助挥毫。

借问浣花水,只今深几篙。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豪]韵

寄泸南子止兄

杖钺知何处,看云望欲迷。

真同阮南北,各寄蜀东西。

峡崄水增急,楼高山为低。

春来日行乐,桃李想成蹊。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齐]韵

寄查元章

一别三十载,再来闻未闻。

割鲜烦啖我,举酒欲浮君。

辩口霏木屑,醉颜生缬纹。

相从能几日,明发重离群。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晚望

迟日高楼上,江山引望长。

浮鸥轻浩渺,飞鸟灭苍茫。

洲渚蘋初白,陵陂麦未黄。

流年太匆促,转烛过春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