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聊城怀古》由明代诗人谢迁所作,通过对战国时期鲁连子的颂扬,表达了对忠诚与节义的推崇。诗中以鲁连子为象征,赞美其在面对诸侯争雄、帝秦之乱时,坚守信义,不为权势所动,最终功成身退,归隐故里的高尚品德。诗中提到“信义屈强兵,坚城书一纸”,强调了鲁连子以诚信和道义折服强敌,以简短的文书化解了危机,展现了其超凡的智慧与勇气。
“功成不自居,长揖归故里”一句,赞扬了鲁连子功成名就后,却淡泊名利,选择回归平凡生活,体现了他高尚的人格魅力。接着,“诸侯欲帝秦,宁蹈东海死”则描绘了诸侯们为了帝位不惜一切代价的疯狂景象,反衬出鲁连子的冷静与决绝。
“砥柱回狂澜,流芳炤青史”是对鲁连子行为的极高评价,比喻他如同砥柱山一般,在乱世中稳定局势,其事迹将永远铭记于历史之中。最后,“虽非孔氏徒,不愧天下士”表明鲁连子虽然不是儒家弟子,但其行为足以让天下人敬佩,彰显了其人格的高洁与伟大。
“聊城已非昔,高山勤仰止”则是对鲁连子精神的传承与怀念,即使时代变迁,人们仍应学习并敬仰他的高尚品质,将其作为道德的标杆。
整首诗通过对比、比喻等修辞手法,深刻地表达了对鲁连子及其所代表的忠诚、节义与高尚人格的赞美与敬仰,同时也寄托了对理想社会秩序的向往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