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李将军

谁言荀羡爱功勋,年少登坛众所闻。

曾以能书称内史,又因明易号将军。

金沟故事春长在,玉轴遗文火半焚。

不学龙骧画山水,醉乡无迹似闲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翻译

谁说荀羡只爱功名,少年时就登上讲坛已闻名。
他曾以书法才华被称作内史,又因通晓《易经》被称为将军。
金沟的典故春天般长久留存,珍贵的文献却遭大火焚烧一半。
他不学龙骧那样描绘山水,醉生梦死的生活就像闲云无痕。

注释

荀羡:历史人物,此处指代某位有功绩的人物。
登坛:比喻在公众场合崭露头角。
内史:古代官职,掌管文书档案。
金沟:古代宫中排水渠道,这里代指宫廷。
玉轴:珍贵的书籍装帧,形容文献的贵重。
龙骧:古代名将,此处可能指代擅长山水画的人。
醉乡:借指放纵饮酒、逃避现实的生活。
闲云:比喻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生活状态。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温庭筠所作,名为《赠李将军》。诗中通过对李将军功勋和才华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赞赏之情。

"谁言荀羡爱功勋,年少登坛众所闻。" 这两句表明李将军自幼就因其才能而声名远播,人们都知道他非常擅长于功勋,即是战事和军务。

"曾以能书称内史, 又因明易号将军。" 这两句强调了李将军不仅在文学方面有所成就(内史多指掌管文书之职),而且因为理解易经的深意而获得将军的封号。

"金沟故事春长在,玉轴遗文火半焚。" 这两句可能是在表达对历史的反思和感慨,金沟故事可能是指某个历史事件,而玉轴遗文则象征着文化的传承,但又被毁坏了一部分,表现了时间流逝与文化遗失的悲凉。

"不学龙骧画山水,醉乡无迹似闲云。" 这两句则是对李将军个人的艺术追求和生活态度的描绘。不学龙骧(即不仿效常规)意味着他在艺术上有自己的风格,而“醉乡无迹似闲云”则形象地表达了他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生活状态,宛如悠然飘逸的闲云。

整首诗通过对李将军多方面才能和个性的赞美,展现了诗人对于朋友才华与个性的欣赏。同时,诗中也透露出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自由的生活态度。

收录诗词(393)

温庭筠(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词人。本名岐。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所以也有“温八叉”之称。然恃才不羁,又好讥刺权贵,多犯忌讳,取憎于时,故屡举进士不第,长被贬抑,终生不得志。官终国子助教。精通音律。工诗,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其诗辞藻华丽,秾艳精致,内容多写闺情。其词艺术成就在晚唐诸词人之上,为“花间派”首要词人,对词的发展影响较大。在词史上,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存词七十余首。后人辑有《温飞卿集》及《金奁集》

  • 字:飞卿
  • 籍贯: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东南)
  • 生卒年:约812—866

相关古诗词

赠知音

翠羽花冠碧树鸡,未明先向短墙啼。

窗间谢女青蛾敛,门外萧郎白马嘶。

星汉渐移庭竹影,露珠犹缀野花迷。

景阳宫里钟初动,不语垂鞭上柳堤。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赠郑处士

飘然随钓艇,云水是天涯。

红叶下荒井,碧梧侵古槎。

醉收陶令菊,贫卖邵平瓜。

更有相期处,南篱一树花。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赠袁司录

一朝辞满有心期,花发杨园雪压枝。

刘尹故人谙往事,谢郎诸弟得新知。

金钗醉就胡姬画,玉管闲留洛客吹。

记得襄阳耆旧语,不堪风景岘山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赠隐者

茅堂对薇蕨,炉暧一裘轻。

醉后楚山梦,觉来春鸟声。

采茶溪树绿,煮药石泉清。

不问人间事,忘机过此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