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感(其二)

大块凿混沌,浑浑旋大圜;

隶首不能算,知有几万年。

羲轩造书契,今始岁五千;

以我视后人,若居三代先。

俗儒好尊古,日日故纸研;

六经字所无,不敢入诗篇。

古人弃糟粕,见之口流涎;

沿习甘剽盗,妄造丛罪愆。

黄土同抟人,今古何愚贤;

即今忽已古,断自何代前?

明窗敞流离,高炉蒸香烟;

左陈端溪砚,右列薛涛笺;

我手写我口,古岂能拘牵!

即今流俗语,我若登简编;

五千年后人,惊为古斓斑。

形式: 古风

翻译

开天辟地不知道有多少年了,历史更迭很常见。
我们的时代,后人看起来跟我们看上古三代一样。
但是现在好多人尊古复辟,简单地从形式上模仿古代。
古人抛弃了的糟粕,他们见了也垂涎三尺,
甚至钻在故纸堆中,抄袭剽窃妄造,生出许多罪孽。
我们自己的手写自己的想法,为什么非要泥古不化?
即使就是今天的俗语,我们今天如果编写好。
五千年后的人,也惊异为古代文物,绽放异彩!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黄遵宪的《杂感(其二)》,他以独特的视角和讽刺的笔触,对古代文化传统进行了批判与反思。首句“大块凿混沌,浑浑旋大圜”形象地描绘了天地初开的混沌状态,暗示历史的漫长。接下来,诗人指出古代的计算工具如隶首落后,难以计量时间的久远,进而引出伏羲和黄帝创造文字的历史,认为自己仿佛生活在三代之前。

诗中批评了世俗学者过度尊崇古代,沉溺于研读古籍,甚至不敢在创作中使用六经中没有的字词,这反映出对传统的保守态度。诗人进一步揭示,古人也有舍弃无用之物的时候,而今人却盲目模仿,甚至抄袭,这种行为被比作“沿习甘剽盗”。

诗人感慨古今人的智慧差异,质疑何时开始的界限,暗示即使现代语言进入古代典籍也会显得过时。最后,他表达出自我创作的决心,不受传统束缚,即使是日常口语,也能成为历史的一部分,让后世惊叹。

整首诗寓言深刻,语言犀利,体现了黄遵宪鲜明的个性和对社会现象的独到见解。

收录诗词(845)

黄遵宪(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外交家、政治家、教育家。别号人境庐主人,广东省梅州人,光绪二年举人,历充师日参赞、旧金山总领事、驻英参赞、新加坡总领事,戊戌变法期间署湖南按察使,助巡抚陈宝箴推行新政。工诗,喜以新事物熔铸入诗,有“诗界革新导师”之称。有《人镜庐诗草》、《日本国志》、《日本杂事诗》。被誉为“近代中国走向世界第一人”

  • 字:公度
  • 籍贯:汉族客家
  • 生卒年:1848年4月27日~1905年3月28日

相关古诗词

纪事(其六)

众人耳目外,重以甘言诱。

浓绿茁芽茶,浅碧酿花酒。斜纹黑普罗,杂俎红?毭。

琐屑到钗钏,取足供媚妇。

上谒士雕龙,下访市屠狗。

墨杘与侏张,相见辄握手。

指此区区物,是某托转授。

怀中花名册,出请纪谁某。

“知君有姻族,知君有甥舅。

赖君提挈力,吾党定举首。

”丁宁复丁宁,“幸勿杂然否。”

形式: 古风

长水竹枝词

蚕种须教觅四眠,买桑须买枝头鲜。

蚕眠桑老红闺静,灯火三更作茧圆。

形式: 词牌: 竹枝 押[先]韵

黄天荡怀古

八千劲旅走熊罴,曾断金人十万师。

骢马宣威临阵日,羯胡丧胆渡江时。

风鸣环佩军中鼓,谷暗云霞战士旗。

从古庸臣好和议,寒潮呜咽使人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己亥杂诗(其五)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