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乡僧世鹏游嵩少

吾蜀士尚气,凭陵以相高。

傥无胜己友,便绝平生交。

诗书将吾军,道艺恃所操。

宁甘毙百战,讵肯挫一毫。

气俗未易改,波澜到方袍。

世鹏此其流,何止事风骚。

我观浮屠法,成佛须我曹。

荣枯寄梦幻,生死真鸿毛。

恨子太孤直,崭然出蓬蒿。

须防斤斧厄,且为声名逃。

空山人迹少,晏坐狐狸嗥。

三年再见子,庶其免风涛。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苏过的作品《送乡僧世鹏游嵩少》。诗中表达了对朋友世鹏即将出游的惜别之情以及对其旅途安全的担忧。

首句“吾蜀士尚气,凭陵以相高”描绘了蜀地士人的风气,崇尚气节,互相较劲。接着“傥无胜己友,便绝平生交”则指出若没有能超越自己的朋友,就断绝一切交往,体现了蜀地士人追求卓越的精神。

“诗书将吾军,道艺恃所操”表明了诗人认为诗书和技艺是个人修养的武器和手段。“宁甘毙百战,讵肯挫一毫”强调了在追求卓越的道路上,宁愿经历无数次失败,也不愿轻易妥协。

“气俗未易改,波澜到方袍”反映了社会风气难以改变,但个人可以通过努力有所作为。“世鹏此其流,何止事风骚”赞美世鹏如同风雅之士,不仅在文学上有造诣,更在道德上追求高尚。

“我观浮屠法,成佛须我曹”表达了诗人对佛教的理解,认为通过修行可以达到成佛的境界。“荣枯寄梦幻,生死真鸿毛”揭示了人生的无常,将荣辱看作虚幻,将生死视为微不足道。

“恨子太孤直,崭然出蓬蒿”是对世鹏性格的评价,赞扬他正直不阿,如同从荒草中脱颖而出的高树。“须防斤斧厄,且为声名逃”提醒世鹏在旅途中要小心谨慎,避免遭受意外,同时希望他能暂时放下名声的束缚。

“空山人迹少,晏坐狐狸嗥”描绘了旅途中的孤独与危险,空旷的山林中人迹罕至,狐狸的嚎叫增添了旅途的不安。“三年再见子,庶其免风涛”表达了诗人对世鹏旅途平安的期盼,希望三年后能再次相见,那时世鹏能够安然归来。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朋友的深情厚谊,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文关怀。

收录诗词(298)

苏过(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访江令德脩置酒泛舟

微雨止复作,柴门蓬蒿积。

城隅得幽径,违淖洷蹑屐。

吾邑有君子,官居似禅寂。

惟闻弦歌声,不见愠喜色。

公庭绝笞箠,东阁乱书帙。

萧然拂尘榻,容我不速客。

清风扫烦溽,浅沼弄寒碧。

小饮起纵棹,荷翻珠的皪。

我本江湖人,久负云水役。

钓竿未入手,越吟同庄舄。

君行赋杕杜,我分安蓬荜。

他时剡溪船,永谢言游室。

形式: 古风

次韵曲水泛舟四首(其一)

节物自催迫,意闲欢有馀。

驾言二三子,往寻隐者居。

城隅有乔木,人言于公闾。

当时乞身归,买田将结庐。

悲哉丝竹地,今为狐兔墟。

野色映脩竹,清溪数游鱼。

惊风下木叶,策策纷填渠。

俯仰成今昔,叹此卜筑初。

形式: 古风 押[鱼]韵

次韵曲水泛舟四首(其二)

谪仙来人间,风流占名城。

时将琬琰句,自和钧天声。

好语一题拂,群趋耳争倾。

溶溶此溪水,似契高人情。

未许五湖去,聊为一舟横。

我意正浩渺,酒觞且徐行。

仍呼明月来,孤光与檐平。

邈焉想尘寰,万类方营营。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次韵曲水泛舟四首(其三)

岁晚得膏泽,荞花香满村。

稍令催科帖,迤逦不到门。

我有贤太守,手抚疮痍痕。

未遽舍我去,寿公福祉繁。

一饱诚难得,敢忘肉骨恩。

争看刺史天,扶携上墙垣。

忽惊麋鹿姿,中有诚意存。

顾予一廛氓,聊诵野老言。

形式: 古风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