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廷初考诸同舍约共赋诗

绍丑夏五初,皇帝下明诏。

大廷策群英,虚心问道要。

初考凡六员,同时赴宣召。

宫讲絜斋子,典刑真克肖。

胄丞道乡孙,道心长返照。

何殊钟在簴,宛如刀出鞘。

谷口亦何人,才德俱富邵。

走也分尘埃,识见等萤爝。

亦获在选中,所得过所料。

宫烛分夜辉,御香供早烧。

群羽竞赴矰,众鳞争入钓。

意气云龙翔,精神风虎啸。

或巽入柔行,或疾声大叫。

或自出机轴,或工事窃剽。

或写云和音,或鼓折杨调。

或作朝凤鸣,或吟蚯蚓窍。

好恶随品题,宁复相讥诮。

上方富春秋,明齐日月耀。

涓露增沧溟,微尘填岳峤。

乙览公平章,甲科须直峭。

讽必纳祈招,箴必容庭燎。

国步赖扶持,民痍需砭疗。

诘朝已竣事,杯行可以釂。

形式: 古风 押[啸]韵

翻译

绍丑年的夏天五月初,皇帝颁布圣明诏书。
在朝廷上选拔英才,虚心询问治国之道。
初次考试共六位官员,同时接受宣召。
宫中的讲官絜斋子,行为典范,真正符合要求。
胄丞是道乡孙,他的道心如明镜常照。
这情景如同钟悬于簴,刀出鞘般鲜明。
谷口又有何人,才华品德都像邵一样出众。
他们虽微小,见识却如萤火虫般明亮。
也在选拔之列,所得超出预料。
宫中的烛光分照夜晚,御香供奉在清晨。
众人争相投向目标,鱼儿争抢着上钩。
意气如云龙飞翔,精神似风虎咆哮。
有的谦逊行事,有的大声疾呼。
有的深思熟虑,有的抄袭技艺。
有的奏出和谐乐章,有的弹奏折杨曲调。
有的模仿朝凤鸣叫,有的吟咏蚯蚓洞穴。
喜好厌恶取决于评价,不再互相讥讽。
皇上正值青春年华,智慧如日月般耀眼。
点滴积累成大海,微尘填满高山。
选拔公正无私,甲等必须严格公正。
讽喻必接纳,规劝必宽容。
国家依靠扶持,百姓需要救治。
明日之事已完成,举杯庆祝之时来临。

注释

絜斋子:宫中负责讲解的官员名字。
胄丞:古代官职名,此处指道乡孙。
道心:内心的道德修养。
谷口:可能指人才聚集的地方。
乙览公平章:公正地审查选拔文件。
讽必纳祈招:讽谏必被接纳,如同祈祷被回应。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王迈的作品,名为《殿廷初考诸同舍约共赋诗》。从艺术构成上看,这是一首颇具文人情怀和士大夫气派的七言绝句体诗。诗中通过对皇帝下明诏、策选人才等一系列宫廷活动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于国家选拔人才、政治清明以及个人仕途得意的期待与希望。

开篇“绍丑夏五初,皇帝下明诏”直截了当地表达了皇帝颁布令旨之重,紧接着是“大廷策群英,虚心问道要”,这里的“大廷”指的是朝廷,“群英”则是对人才的赞美,通过“虚心问道要”表现了朝廷选拔人才时的谦逊态度和对道德的追求。

下片“初考凡六员,同時赴宣召”,“宫讲絜斋子,典刑真克肖”等句,描绘了一场场考试和宣读诏书的情景,通过细节展现了朝廷选拔人才的严肃与公正,以及对道德法度的重视。

尾联“诘朝已竣事,杯行可以釂”表达了诗人对于仕途顺利、官职升迁的喜悦和满足,同时也透露出对国步民安的关切与期待。整首诗通过对宫廷生活的细腻描绘,以及个人仕途得意的情感抒发,展示了一位士大夫对于国家政治清明、人才辈出的向往和追求。

从鉴赏角度来看,这首诗不仅在语言上工整典雅,而且在内容上也颇具深意。它通过对宫廷生活的描写,不仅展现了作者个人的仕途喜悦,更反映出了一种对国家政治清明和人才辈出的社会理想。

收录诗词(492)

王迈(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诗人。一作贯之。自号臞轩居士。嘉定十年(1217)进士,经历南外睦宗院教授、漳州通判等职。为人刚直敢言,刘克庄曾以"策好人争诵,名高士责全"诗句相赠。后来他由于应诏直言,被台官弹劾而降职。淳□中,主持邵武军事务,死后追封为司农少卿

  • 字:实之
  • 籍贯:今福建仙游县园庄镇(旧称慈孝里)
  • 生卒年:1184~1248

相关古诗词

简延平李公足择善

昔人重相思,千里且命驾。

我家去游洋,相望才四舍。

偃息岂不思,吉服讵可借。

惟凭一雁翔,敢望双凫下。

日者闻琴堂,墨绶将解卸。

东阁领群英,胜游当首夏。

惠然访九仙,云物争迎迓。

拂石纳晚凉,秉烛娱清夜。

吉碑共摩挲,吉梦相矜诧。

物色故老言,赤鲤何年化。

题诗富锦囊,仙境为增价。

是地近吾庐,过从何未暇。

初传尚半疑,后信良多讶。

世态如浮云,炎凉更代谢。

高谊定不然,寄声来慰藉。

形式: 古风 押[祃]韵

简林公似

穷猿不择木,祥凤宜栖竹。

高门结驷荣,陋巷一瓢足。

仕有时为贫,贫乃急于禄。

夫君何所欠,百事尽从欲。

新谐种玉婚,大敞堆金屋。

镜里颜尚朱,庭前萱正绿。

中州不徜徉,炎海甘驰逐。

遂令君子心,度以小人腹。

我贫甚去年,全家久食粥。

独醒妒人醉,讥诮那免俗。

名节千载光,富贵一炊熟。

朋友严简书,敢以石攻玉。

形式: 古风

简复斋陈寺丞子表夫知丞并呈真西山

复斋吾之师,高山俨标致。

仆尝函丈间,乞得四箴字。

及来仕京华,登门愿受记。

复斋首肯之,赠言简而毅。

杀身可成仁,舍生甘取义。

此生尚可轻,圭黍眇爵位。

仆退书之绅,隽永言有味。

充员京兆幕,万一可行志。

赧颜斥吏胥,冷眼视权贵。

婉婳孤无朋,旁观辄相忌。

朝肆缉缉谗,暮遭申申詈。

圣主初临轩,不才叨考试。

诸贤惮生语,一律爱软媚。

我喜众所惊,人取我必弃。

间有植私恩,了不恤公议。

枘凿不相投,罟擭焉得避。

襆被去候潮,襁褓有幼稚。

少需辰之良,解缆辞清渭。

邂逅复斋子,入京方卸辔。

为言东湖上,英才日以萃。

穷伊洛渊源,传紫阳位置。

要使莆三邑,薰为善良地。

仆也间斯言,归心生两翅。

平生真西山,赤心爱善类。

诲我以沉潜,意同言小异。

二公负名节,可望不可企。

勇退在盛年,高卧看儿戏。

我行拜二公,颜面傥无愧。

作诗欠硬语,呈似贤昆季。

谨勿示他人,恐为吾党累。

形式: 古风

题元山蔡行可对青亭

终日在山中,不见山可爱。

欲识爱山趣,须在山之外。

南山不古今,悠然与意会。

西山无朝暮,佳致固长在。

蔡君金玉人,结亭避阛阓。

面面苍璧屏,坐卧与青对。

晚曦射紫翠,宿雨濯蓝黛。

能消几两屐,不赏此奇槩。

芙蓉为君裳,兰茝为君佩。

今非避世时,乃学陶谢辈。

诸公富唱酬,拔戟各成队。

我出一转语,功成身始退。

君为端明胄,忠孝后必大。

山灵纵有盟,一出合破戒。

苍生正有求,富贵不渠贷。

山债会一偿,相期在晚岁。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