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元山蔡行可对青亭

终日在山中,不见山可爱。

欲识爱山趣,须在山之外。

南山不古今,悠然与意会。

西山无朝暮,佳致固长在。

蔡君金玉人,结亭避阛阓。

面面苍璧屏,坐卧与青对。

晚曦射紫翠,宿雨濯蓝黛。

能消几两屐,不赏此奇槩。

芙蓉为君裳,兰茝为君佩。

今非避世时,乃学陶谢辈。

诸公富唱酬,拔戟各成队。

我出一转语,功成身始退。

君为端明胄,忠孝后必大。

山灵纵有盟,一出合破戒。

苍生正有求,富贵不渠贷。

山债会一偿,相期在晚岁。

形式: 古风

翻译

整日生活在山中,却不知山的可爱。
想要理解山的乐趣,必须置身于山的外面。
南山无论古今,都能悠然与心意相通。
西山不分早晚,美景始终存在。
蔡君如金玉般的人物,建亭远离喧嚣市集。
四周是青翠的璧玉屏风,坐卧皆与青色相伴。
傍晚的余晖照耀着紫色和翠绿,夜雨洗净了蓝天黛色。
能消磨多少双木屐,却不愿欣赏这奇景。
芙蓉为你做衣裳,兰花菖蒲作你的佩饰。
如今并非隐世之时,而是学习陶渊明、谢灵运的风范。
众人热衷于诗酒唱和,各自形成阵营。
我只提出一个转语,成功后便悄然隐退。
你身为端正明智之人,忠诚孝顺必将有大成就。
山神即使有约定,也会因你的出现而打破。
百姓正有所期待,富贵不能随意给予。
山的恩惠总要偿还,期待在晚年共度。

注释

终日:整天。
山中:山里。
山可爱:山的可爱之处。
识:理解。
爱山趣:山的乐趣。
须:必须。
山之外:山的外面。
南山:南山(泛指山)。
古今:古今之变。
悠然:悠闲自在。
意会:心意相通。
西山:西山(泛指山)。
朝暮:早晚。
佳致:美好的景色。
固:始终。
蔡君:某位姓蔡的人。
金玉人:品质出众的人。
结亭:建造亭子。
阛阓:市集。
面面:四周。
苍璧屏:青翠的屏风。
晚曦:傍晚的阳光。
宿雨:夜雨。
屐:木屐。
奇槩:奇特景象。
芙蓉:荷花。
裳:衣服。
兰茝:兰花和菖蒲。
佩:佩饰。
避世:隐居。
陶谢:陶渊明和谢灵运。
公:众人。
拔戟:形成阵营。
转语:巧妙的话语。
功成:成功后。
端明:端正明智。
胄:后代。
山灵:山神。
盟:约定。
破戒:违背约定。
苍生:百姓。
渠贷:随意给予。
山债:山的恩惠。
偿:偿还。
晚岁:晚年。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迈的作品,名为《题元山蔡行可对青亭》。诗中充满了对自然之美的赞叹和个人情感的抒发。

"终日在山中,不见山可爱。欲识爱山趣,须在山之外。" 这两句表达了一种辩证法则:当一个人长时间生活在某个环境中时,他往往会习以为常,对周围的事物失去新鲜感和欣赏的眼光。而只有暂时远离,才能重新发现并欣赏那份美好。

"南山不古今,悠然与意会。西山无朝暮,佳致固长在。" 这两句诗描绘了自然界超越时间限制的永恒之美。南山和西山,不受历史变迁的影响,保持着永恒的宁静和美丽。

"蔡君金玉人,结亭避阛阓。面面苍璧屏,坐卧与青对。晚曦射紫翠,宿雨濯蓝黛。能消几两屐,不赏此奇槩。" 这四句诗描写了蔡行可在山中建亭避世的生活。金玉之人形容其高洁不染尘俗,面对苍璧屏坐卧,与自然和谐共处。晚曦射紫翠、宿雨濯蓝黛则是对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这份宁静生活的向往。

"芙蓉为君裳,兰茝为君佩。" 这两句诗用芙蓉和兰茝比喻蔡行可的高洁品格,为其装饰,如同华美的服饰和佩饰。

"今非避世时,乃学陶谢辈。诸公富唱酬,拔戟各成队。我出一转语,功成身始退。君为端明胄,忠孝后必大。" 这几句诗表达了作者对蔡行可的敬佩之情,并非是避世,而是在学习陶渊明和谢灵运的高洁品格。诸公指的是同侪们在文学上各自有所建树,富有才华,互相唱酬、拔戟成队,共同进退。而作者则是一转语功成身退,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的境界。

"山灵纵有盟,一出合破戒。苍生正有求,富贵不渠贷。山债会一偿,相期在晚岁。" 最后几句诗则是对自然界中神灵之盟约的一种呼应,以及对生活的某种期待和承诺。富贵非所求,只愿在晚年还清这份“山债”,与自然有个美好的交代。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蔡行可在元山结亭避世生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高洁品格和超脱世俗的向往,以及对自然之美的深切感悟。

收录诗词(492)

王迈(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诗人。一作贯之。自号臞轩居士。嘉定十年(1217)进士,经历南外睦宗院教授、漳州通判等职。为人刚直敢言,刘克庄曾以"策好人争诵,名高士责全"诗句相赠。后来他由于应诏直言,被台官弹劾而降职。淳□中,主持邵武军事务,死后追封为司农少卿

  • 字:实之
  • 籍贯:今福建仙游县园庄镇(旧称慈孝里)
  • 生卒年:1184~1248

相关古诗词

题江郎石

崒嵂天外来,生平眼不识。

道傍问行人,指此为何石。

云是江郎神,兹地显灵迹。

岳渎孕精灵,阴阳陶器质。

壁立千万仞,葱然翠欲滴。

缥缈出尘寰,上与太清迫。

伏如蛟龙蟠,耸如麒麟逸。

开如旌旗扬,敛如圭绶直。

交酬如大宾,相敬见颜色。

特立如正女,斋庄不可昵。

勇如毛大夫,囊锥推颖出。

烈如蔺相如,挺身卫全璧。

劲如傅介子,叱咤在三尺。

直如太史公,巉岩操史笔。

裒萃许精英,状出大奇特。

谁言造化工,于物无雕刻。

我来揖清标,倚杖立叹息。

年来天柱倾,谁是扶持力。

愿移此灵根,支拄天西北。

三光五岳气,要使合为一。

血食千万年,与国同无极。

形式: 古风

题余君肃曰严忍斋

君肃吾良朋,天资秀而颖。

以忍名其斋,求余为序引。

余闻刃制心,其字谓之忍。

一忍宽百忧,百动归一静。

人心本至明,万善集虚境。

外物一障之,天真随晦泯。

意猿肆颉颃,气马浪驰骋。

以忍作防闲,如物有绳准。

圣贤养心学,最切是惩忿。

愚者一不校,鲁者三自省。

行行无取才,宜为夫子哂。

师德岂懦夫,见善必操秉。

唾面令自乾,可以愧不逞。

公艺忠孝人,家法肃而整。

九世有盘盂,一字其要领。

愿子继自今,去过贵乎敏。

育德必体蒙,辨义直观井。

意融妄尽消,心清事亦省。

我少染习气,近亦痛除屏。

作诗虽警君,且欲以自警。

形式: 古风

题弟纲举之奉仙之室曰小蓬莱

吾祖有方平,曾与麻姑会。

沧溟化为田,弹指五百岁。

又有仙人乔,神游八极外。

朝舄作凫飞,世缘比蝉蜕。

寥寥千载后,之子得正派。

风度亦可人,春秋况未艾。

朝搬紫河车,暮结飞霞佩。

严事钟与吕,信心终不退。

经营白玉坛,肖象俨相对。

四面来青山,献奇飞羽盖。

炉熏彻玉虚,剑水清尘界。

琼笈阅千函,丹方探三昧。

谁谓三凫遥,近在吾境内。

蓬莱若云小,孰能为之大。

形式: 古风

题洪知观静斋

蛮触当战冲,蚌鹬据争境。

相持无了期,复命终归静。

人事苦纷拿,世态异炎冷。

远抱异俗观,照以清明景。

余生涉畏途,所至虞机阱。

求富耻执鞭,图名成画饼。

道侣得洪师,唤我梦中醒。

师如辟尘犀,神观最清警。

葆粹息天倪,运斤优匠郢。

结茅规数椽,讨胜事幽屏。

楹槛疏以明,规抚肃而整。

昼永篆飞烟,风来幡弄影。

开卷课黄庭,煮茶汲清井。

以静名其轩,会处心自省。

吾庐杂尘嚣,相望限一岭。

烦师缩地脉,得我便造请。

别来火云张,今见霜宇净。

寄诗当梅花,一笑师当领。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