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应曲(其十九)

蛩语。蛩语。梧叶堕阶如雨。西风昨夜新寒。

不卷绯罗绣帘。帘绣。帘绣。珍重兰猗菊秀。

形式: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末年至近代初的诗人樊增祥所作的《转应曲》其十九。诗中以秋夜的蟋蟀声(蛩语)起笔,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凄凉的氛围。"梧叶堕阶如雨"描绘了秋夜落叶纷飞的景象,西风新至带来了寒意,使得主人公不愿卷起红色的丝质窗帘(绯罗绣帘),暗示着她对秋意的敏感和内心的孤寂。

"帘绣。帘绣。"这句重复强调了帘上的刺绣精美,可能是主人公无心欣赏,反衬出她的心不在焉。最后两句"珍重兰猗菊秀"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尤其是兰花和菊花的高洁,可能暗寓了诗人对品格高尚或美好情感的向往与寄托。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流露,展现了清末近现代初诗人对于生活琐事中的情感敏感和对美好事物的眷恋,同时也透露出淡淡的哀愁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收录诗词(722)

樊增祥(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转应曲(其二十)

来暮。来暮。日上高楼凝伫。楼前烟雨萋迷。

杨柳千条向西。西向。西向。长记渭城低唱。

形式:

双双燕(其一)秋燕,用梅溪韵

谢家院落,甚青女来时,玳梁霜冷。

秋蛾敛绿,约略远山相并。莫睇琴床砚井。

听颤掣、花铃不定。朱门昼锁斜阳,满院参差帘影。

秋径。相逢楚润。叹人与花枝,不如前俊。

铜驼巷陌,一霎鲤风吹暝。归去沙平水稳。

可捎得、莫愁家信。玉雁飞回,无那画楼闲凭。

形式:

双双燕(其二)再和砚荪

宝帘窣地,正宫柳微黄,晓霜凄冷。

妫姜旧事,细马轻车相并。早是桐飘绿井。

问隔岁、香巢可定。风前一幅红襟,闪得夕阳无影。

山径。烟莎绿润。叹弱羽无依,海青独俊。

宫槐谁守,画角城头催暝。任是雕梁睡稳。

也难忘、台城鸢信。亭北栏干,冷玉了无人凭。

形式:

双双燕(其三)三和前韵

数椽老屋,认秋柳垂门,夕阳闲冷。

寻常百姓,那与乌衣邻并。双羽交窥墨井。

甚柳怯、花惊未定。玉堂历历巢痕,旧事思量如影。

荒径。烟惺露润。且等到冰天,玉梅花俊。

宫莲红断,不照绿纱窗暝。杏子花期已稳。

也休管、关河秋信。如客光阴,日日玉栏长凭。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