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明代诗人万表的《闵黎吟三首(其三)》以质朴的语言表达了对百姓疾苦的深切关怀和对贪官污吏的谴责。诗中描述了黎民百姓艰辛的生活,他们只能凿井饮水,耕田度日,却被官府无情地压榨。“瘠牛可耕岂不惜”一句,形象地写出农民对辛苦劳作的牛的怜惜,同时也暗示了他们自身生活的艰难。诗人对官府的贪婪和暴行感到愤怒,“姜水那堪吞满臆”中的“姜水”可能象征着百姓的血泪,表达出对官府贪婪无度的控诉。
“遥明灯火忽惊疑,一望旌旗我心恻”描绘了黎民在黑夜中看到官府的灯火和旗帜时的恐惧与疑惑,诗人的心为此而痛,体现出他对民生疾苦的深深同情。接下来的诗句揭示了官府的不义行为,他们不仅压迫百姓,还进一步损害国家利益。
最后两句“南征稍喜平崖公,歼扫惟悲不为德”,诗人对平崖公虽有南征平乱的些许欣慰,但又悲哀于他未能施行仁政,反而加剧了百姓的苦难。整首诗情感深沉,反映了明朝时期社会矛盾和官逼民反的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