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山人自巴蜀由湘潭归茅山因赠

太乙灵方鍊紫荷,紫荷飞尽发皤皤。

猿啼巫峡晓云薄,雁宿洞庭秋月多。

导引岂如桃叶舞,步虚宁比竹枝歌。

华阳旧隐莫归去,水没芝田生绿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翻译

太乙灵方炼紫荷,紫荷飞尽发皤皤。
猿啼巫峡晓云薄,雁宿洞庭秋月多。
导引岂如桃叶舞,步虚宁比竹枝歌。
华阳旧隐莫归去,水没芝田生绿莎。

注释

太乙:道教中的神名或仙人名。
灵方:神秘的灵验药方。
鍊:炼制。
紫荷:紫色的荷花。
发皤皤:头发斑白的样子。
猿啼:猿猴的叫声。
巫峡:古代长江上的重要峡谷。
晓云薄:早晨的云层稀薄。
洞庭:湖名,位于湖南。
秋月多:秋天的月光明亮。
导引:指养生或修炼的方法。
桃叶舞:传说中王献之与桃叶的舞蹈。
步虚:道教徒的一种修行方式,踏空而行。
竹枝歌:源自巴蜀地区的民间歌舞。
华阳:道教地名,象征仙境。
旧隐:过去的隐居之地。
莫归去:不要离开。
水没芝田:水淹没仙芝生长的地方。
生绿莎:长出青苔。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许浑的作品,名为《卢山人自巴蜀由湘潭归茅山因赠》。诗中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太乙灵方鍊紫荷,紫荷飞尽发皤皤" 一句,用了道家炼丹的典故来比喻秋天花朵盛开,随风飘散的情景。这里的“太乙”指的是道教中的一个神秘概念,代表着宇宙的至高无上;“灵方”则是用来炼丹的一种法术工具;“紫荷”象征着清净和高洁;“发皤皤”形容花朵盛放时的样子。

"猿啼巫峡晓云薄,雁宿洞庭秋月多" 这两句描绘了早晨山谷中猿猴啼叫的声音,以及深秋夜晚群雁栖息在洞庭湖畔的情景。这里的“巫峡”指的是长江三峡之一,著名风景区;“晓云薄”形容清晨薄雾笼罩的景象;“雁宿洞庭”则表现了秋夜月光下的宁静与深远。

"导引岂如桃叶舞,步虚宁比竹枝歌" 这两句是对诗人内心世界的一种抒情。诗人通过比较自己内心的修炼(“导引”)是否像桃叶仙女那样轻盈自在,以及自己的行走(“步虚”)是否能够像竹枝词一般自然流畅,表达了对生活和艺术追求的一种寄托。

"华阳旧隐莫归去,水没芝田生绿莎" 这两句则是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隐居生活的眷恋,以及不愿意离开这片美丽的自然环境。在这里,“华阳”指的是一个地方名称,象征着宁静与美好的地方;“旧隐”指的是过去的隐居之地;“水没芝田生绿莎”则形容了水边芝草丛生的景色。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于大自然的热爱,以及追求一种超脱尘世、与自然合一的生活理想。

收录诗词(513)

许浑(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晚唐最具影响力的诗人之一,其一生不作古诗,专攻律体;题材以怀古、田园诗为佳,艺术则以偶对整密、诗律纯熟为特色。唯诗中多描写水、雨之景,后人拟之与诗圣杜甫齐名,并以“千首湿,杜甫一生愁”评价之。成年后移家京口(今江苏镇江)丁卯涧,以丁卯名其诗集,后人因称“许丁卯”。许诗误入杜牧集者甚多。代表作有《咸阳城东楼》

  • 字:用晦(一作仲晦)
  • 籍贯:润州丹阳(今江苏丹阳)
  • 生卒年:约791~约858

相关古诗词

发灵溪馆

山多水不穷,一叶似渔翁。

鸟浴寒潭雨,猿吟暮岭风。

杂英垂锦绣,众籁合丝桐。

应有曹溪路,千岩万壑中。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对雪

云度龙山暗倚城,先飞淅沥引轻盈。

素娥冉冉拜瑶阙,皓鹤纷纷朝玉京。

阴岭有风梅艳散,寒林无月桂华生。

剡溪一醉十年事,忽忆棹回天未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对雪

飞舞北风凉,玉人歌玉堂。

帘帷增曙色,珠翠发寒光。

柳重絮微湿,梅繁花未香。

兹辰贺丰岁,箫鼓宴梁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归长安

三年何处泪汍澜,白帝城边晓角残。

非是无心恋巫峡,自缘□臂到长安。

黔江水暖还曾饮,楚岫云深不识寒。

大抵莫教闻雨后,此时肠断不应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