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山图为宁总制画并题

峭壁悬厓翠入天,蚕丛开国已茫然。

锦江东去龙门险,剑阁西来鸟道悬。

丞相阵图沙碛里,少陵诗兴草堂前。

分明旧日经行处,似觉猿声到耳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史谨的《蜀山图为宁总制画并题》描绘了蜀地壮丽而神秘的自然风貌,以及历史文化的沉淀。首句"峭壁悬厓翠入天"展现了蜀中山势的峻峭和青翠,仿佛直插云霄。"蚕丛开国已茫然"暗指古代蜀国的辉煌,如今已难寻踪迹,增添了历史的沧桑感。

接下来的两句"锦江东去龙门险,剑阁西来鸟道悬"进一步描绘了地理奇观,锦江的激流险要,剑阁的险峻如同飞鸟之道,形象生动。诗人将丞相诸葛亮的军事谋略与杜甫在草堂的诗意情怀相融合,"丞相阵图沙碛里,少陵诗兴草堂前",体现了历史人物与自然景色的交融。

最后,诗人以个人的感受作结,"分明旧日经行处,似觉猿声到耳边",表达了对往昔岁月的追忆,似乎还能听到那遥远的猿鸣,增添了时空穿越的意蕴。整体上,这首诗以蜀山为载体,融历史与自然于一体,展现了诗人对蜀地的深深敬仰和感慨。

收录诗词(400)

史谨(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武林秋色图

忆曾驻马立斜曛,满目清愁远近分。

蔓草平芜和靖宅,淡烟疏柳岳王坟。

湖光缥缈涵飞雁,画思苍茫接断云。

回首君家天目下,满山红叶正纷纷。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山居和茅山张外史韵

长松阴处藓斑斑,松下柴门昼不关。

一片山光来鸟背,数声渔唱隔溪湾。

洞天不雨云常湿,阆苑无书鹤自閒。

忆访茅君骑虎去,紫箫吹月过前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赠吴羽士

风月情怀槁木形,飘然无碍亦无生。

暂辞洞府来为客,不道丹台已著名。

松下剪云缝鹤氅,花间滴露写鹅经。

夜深每陟天坛去,独礼虚皇候五更。

形式: 七言律诗

题古木回岩楼

踏遍诸方已倦游,螺峰佳处结层楼。

苍厓翠壁相回互,野鹤孤云自去留。

一枕松声都作雨,半帘山色正宜秋。

我来顿悟三生梦,不用寻师问石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