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释函可所作的《赤公书来赋答二首(其二)》。诗中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
首句“我有消愁法,从来肯易传。”诗人自述自己有一套化解忧愁的方法,但并不轻易传授给他人,暗示了此法的独特与珍贵。接着,“不归吾本尔,但饱即欣然。”表明诗人对物质生活的要求不高,满足于温饱即可感到快乐,体现了他对物质的淡漠和对精神追求的重视。
“拾得丝丝命,由他泯泯天。”这两句进一步阐述了诗人对生命的看法,认为生命如同丝线般脆弱,应顺其自然,不必过分强求或忧虑。最后,“为公通一线,同病故相怜。”诗人以“公”自喻,表示愿意为他人开通一条道路,同时也表达了对同类困境的理解与同情,展现了其宽广的胸怀和高尚的情操。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诗人对生活、生命和人际关系的深刻思考,展现了其超凡脱俗的人生哲学,以及对世间万物的深刻洞察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