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事献同州侍御三首(其三)

尊前谁伴谢公游,莲岳晴来翠满楼。

坐见一方金变化,独吟红药对残秋。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翻译

酒杯前陪伴着谁像谢公那样游玩呢?
雨过天晴,莲岳的绿色映照得楼台如画。

注释

尊前:酒杯之前,指宴饮时。
谢公游:谢公,指南朝诗人谢灵运,这里泛指文人雅士。
莲岳:莲山或莲花山,泛指青翠的山峰。
晴来翠满楼:雨后天晴,满眼翠色充满楼阁。
一方金变化:形容秋天阳光照射下,金黄色的景象。
红药:红色的芍药花,象征秋天的花卉。
残秋:秋季即将结束的时候。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深山幽谷中隐逸生活的诗句,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和对友情的赞颂,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满足。

"尊前谁伴谢公游" 这一句设定了一种亲密无间的情境,诗人与朋友共游于莲岳之巅,既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也反映出一种超然世俗、追求心灵沟通的生活态度。

接着的 "莲岳晴来翠满楼" 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中景象。莲岳在这里不仅是地理之名,更承载着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与向往。翠绿的山色覆盖了整座楼阁,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生机勃勃的氛围。

"坐见一方金变化" 这句话则深化了这种超脱感。诗人在自然界中观察到万物更新的过程,这里的“金变化”既可能指自然界中的某种特定景象,也许是对万事万物不断变迁的哲学思考。

最后,"独吟红药对残秋" 这一句透露出诗人在深山中独自沉思的情形。红药(通常指的是红色的花朵,如芙蓉等)在这里成为诗人与季节交谈的对象,而“残秋”则是时间流逝、季节更替的象征。诗人的吟咏,既是对美好景致的欣赏,也是对生命脆弱性的感慨。

整体而言,这段诗句不仅展示了诗人深山隐居的情趣,更通过对自然之美的描绘,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追求精神自由的心境。

收录诗词(265)

赵嘏(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约生于宪宗元和元年(806年)年轻时四处游历,大和七年预省试进士下第,留寓长安多年,出入豪门以干功名,其间似曾远去岭表当了几年幕府。后回江东,家于润州(今镇江)。会昌四年进士及第,一年后东归。会昌末或大中初复往长安,入仕为渭南尉。约宣宗大中六、七年(852年、853年)卒于任上

  • 字:承佑
  • 籍贯:楚州山阳(今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
  • 生卒年:约806年——约853年

相关古诗词

宣州送判官

来时健笔佐嫖姚,去折槐花度野桥。

谁见尊前此惆怅,一声歌尽路迢迢。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萧]韵

宫乌栖

宫乌栖处玉楼深,微月生檐夜夜心。

香辇不回花自落,春来空佩辟寒金。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侵]韵

将发循州社日于所居馆宴送

浪花如雪叠江风,社过高秋万恨中。

明日便随江燕去,依依俱是故巢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春日书怀

暖莺春日舌难穷,枕上愁生晓听中。

应袅绿窗残梦断,杏园零落满枝风。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