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苏筑堡中信却寄

一纸新传趁晓风,又添寒泪洒虚空。

雪中一衲朋难共,饭后无钟我亦穷。

胥靡忍饥存海岸,武丁曾梦到关东。

他年纵有图形至,只恐愁多貌不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释函可所作的《得苏筑堡中信却寄》。诗中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诗人收到友人从苏筑堡寄来的信件后的心情与思绪。

首句“一纸新传趁晓风”,描绘了清晨时分,诗人接到友人信件的情景,新传的信件在晨风中显得格外醒目,引人注目。次句“又添寒泪洒虚空”,则表达了诗人读信后的感伤情绪,泪水在寒冷的空气中凝结,仿佛能触及虚空,形象地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悲凉与哀愁。

接着,“雪中一衲朋难共,饭后无钟我亦穷”两句,运用对比手法,将个人的孤独与贫困与外界的严酷环境相联系,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孤独与无奈。雪中的僧侣难以找到同伴的温暖,饭后的钟声也已消失,暗示了诗人生活的艰难与寂寞。

“胥靡忍饥存海岸,武丁曾梦到关东”两句,通过历史典故的引用,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朋友的思念与对未来的憧憬。胥靡忍饥在海边等待,象征着诗人对远方朋友的深切关怀;而武丁梦见关东,则寄托了诗人对远方世界的向往和对美好未来的期待。

最后,“他年纵有图形至,只恐愁多貌不同”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未来可能重逢的乐观态度,同时也流露出对时光流逝、容颜易老的感慨。即使将来有机会再次相见,只怕因愁绪过多,面容已非当初,蕴含着深深的遗憾与无奈。

整首诗情感丰富,语言凝练,通过对个人经历、自然景象及历史典故的巧妙融合,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和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1490)

释函可(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寄陈吴二子二首(其一)

天心边色总冥濛,三子同来尔一翁。

白眼欲枯重著雪,青衫已破又吹风。

但将胸腹长留饿,未必文章好送穷。

惭愧老僧馀舌在,广长终不救囊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寄陈吴二子二首(其二)

形容憔悴气犹雄,携得江涛过海东。

天网既能罗野鹤,边霜偏欲冷书虫。

已知笔竞湘沅富,见说针兼秦越工。

此地参苓原有禁,可怜文士术终穷。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再得苏筑堡中信

不见音书已浃旬,却疑孤骨付荒榛。

黄垆暂放文章鬼,白社还留饥饿民。

岂有信陵能醉客,只馀甘贽未嫌贫。

菜根共咬消残岁,竹杖柴门候早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再寄北堡三子

相看白昼拥寒衾,饿极方知天意深。

但使常垂地主眼,安能更入野僧心。

老猿或可招新社,黑月应当罢苦吟。

此处尚留诸子在,何时煮雪一同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