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十月海棠

金盘荐华屋,银烛照红妆。

欢游曾得多少,风雨送春忙。

只道神仙渐远,争信情缘未断,自有返魂香。

万木尽摇落,浓艳又芬芳。忆真妃,春睡足,按霓裳。

马嵬西下回首,野日淡无光。

不避山茶小雪,似爱江梅新月,疏影伴昏黄。

谁唤□□起,呵手染胭霜。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名为《水调歌头·十月海棠》,是元代词人白朴的作品。诗人以海棠为引,描绘了一幅秋末冬初的景色,同时也融入了对往昔欢愉与情感的回忆。

"金盘荐华屋,银烛照红妆",这两句描绘了豪华的宴饮场景,金盘盛放着海棠,华屋之内,银烛闪烁,照亮了女子的红妆,营造出一种富丽堂皇的氛围。

"欢游曾得多少,风雨送春忙",回忆过去的欢乐时光,春天匆匆而过,风雨中海棠凋零,暗示了时光易逝和人事变迁。

"只道神仙渐远,争信情缘未断,自有返魂香",表达了对旧情的怀念,虽然看似分离,但坚信情感并未消逝,海棠的香气仿佛象征着永恒的爱情。

"万木尽摇落,浓艳又芬芳",写出了海棠即使在落叶时节依然保持其鲜艳色彩和香气,寓意坚韧的生命力。

接下来,诗人将思绪转向了对真妃(可能指代某位女子)的回忆,她如同海棠般美丽,春眠后慵懒的姿态,以及那轻盈的霓裳舞姿。

"马嵬西下回首,野日淡无光",马嵬坡的景象,暗含了唐玄宗与杨贵妃的故事,夕阳西下,显得凄凉,与之前的繁华形成对比。

"不避山茶小雪,似爱江梅新月,疏影伴昏黄",诗人借山茶和江梅的意象,描绘出冬日的清冷,而新月和疏影则增添了孤独感。

最后两句"谁唤□□起,呵手染胭霜",可能是对女子起身的情景描写,或是对过去某个瞬间的回味,"呵手染胭霜"则暗示了女子的娇媚和寒冷中的温情。

整体来看,这首词通过海棠这一意象,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既有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又有对现实的感慨,语言优美,情感深沉。

收录诗词(152)

白朴(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后改名朴,字太素。汉族,祖籍隩州(今山西河曲附近),后徙居真定(今河北正定县),晚岁寓居金陵(今南京市),终身未仕。他是元代著名的文学家、曲作家、杂剧家,与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合称为元曲四大家。代表作主要有《唐明皇秋夜梧桐雨》、《裴少俊墙头马上》、《董月英花月东墙记》等

  • 字:仁甫
  • 号:兰谷
  • 生卒年:1226—约1306

相关古诗词

水调歌头.用前韵

明月复明月,天宇净新霜。

霜中养就白兔,未觉玉容苍。

照影来今往古,圆缺阴晴几度,丹桂俨然芳。

遐想广寒露,谁得一枝香。恍瑶台,飞宝镜,散重光。

嫦娥久饵灵药,点出淡云妆。

闲兴风姨相聚,不似天孙独苦,终日织仙裳。

脉脉望河鼓,萦损几柔肠。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押[阳]韵

水调歌头.至元戊寅为江西吕道山参政寿

香风万家晓,和气九江春。

朝回冠盖得意,玉季和金昆。

屈指登高旧节,侧耳称觞新语,采菊旧芳樽。

南土爱王粲,东阁寿平津。节龙香,符虎重,印龟新。

弓刀千骑如水,曾为下南闽。

墙外阴阴桃李,庭下辉辉兰玉,一笑指庄椿。

更看济时了,高卧道山云。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水调歌头.咏月

银蟾吸清露,白兔捣玄霜。

青天万古明月,中有物苍苍。

想是临风丹桂,费尽斫云玉斧,秋蕊自芬芳。

印透一轮影,吹下九天香。怪霜娥,才二八,减容光。

蛾眉几画新样,晚镜为谁妆。

见说开元天子,曾到清虚仙府,一曲听霓裳。

何事便归去,空断舞鸾肠。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押[阳]韵

水调歌头.夜醉西楼为楚英作

双眸剪秋水,十指露春葱。

仙姿不受尘污,缥缈玉芙蓉。

舞遍柘枝遗谱,歌尽桃花团扇,无语到东风。

此意复谁解,我辈正情钟。喜相从,诗卷里,酒杯中。

缠头安用百万,自有海犀通。

日日东山高兴,夜夜西楼好梦,斜月小帘栊。

何物写幽思,醉墨锦笺红。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