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归

忽忽已秋杪,言归欣有期。

节物想吾庐,青蕊繁东篱。

流匙白云子,蘸甲黄鹅儿。

对此忆羁旅,多应歌式微。

喜慰倚门心,愁消举案眉。

稚子闹檐隙,绕膝牵人衣。

归兴念如许,兼程犹苦迟。

明朝秋色里,乌帽风披披。

形式: 古风

翻译

秋天的脚步忽然临近,期待回家的日子已为期不远。
想起家乡的景色,东篱下的菊花正繁花盛开。
品尝着白云子酿的美酒,用鹅黄色的鸭蛋壳作杯。
面对此景,不禁想起在外漂泊的日子,可能有人唱起《式微》这样的思乡曲。
喜悦的心情让倚门等待的人欣慰,愁容也因举案齐眉而消散。
孩子们在屋檐下嬉戏,缠着我拉扯衣角。
回家的念头如此强烈,即使加快行程也嫌太慢。
明天在秋色中,我将戴着乌帽,迎风而行。

注释

忽忽:匆匆忙忙。
秋杪:秋末。
言归:回家。
期:日期。
节物:季节的景物。
吾庐:我的房子。
青蕊:青色的花蕊。
东篱:东边的篱笆。
流匙:倒酒。
白云子:美酒名。
蘸甲:用……蘸酒。
黄鹅儿:黄颜色的鸭蛋。
羁旅:漂泊。
式微:古代诗歌中的思归之词。
倚门:倚靠门边。
举案眉:举着托盘,表示欢迎。
稚子:小孩。
檐隙:屋檐下的缝隙。
归兴:回家的渴望。
苦迟:觉得太慢。
乌帽:黑色的帽子。
风披披:风吹动帽子的样子。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即将回归故乡的喜悦心情。首句“忽忽已秋杪”表达了时光匆匆,秋天已近尾声,诗人对回家充满了期待。接着,“节物想吾庐,青蕊繁东篱”通过想象家乡的景象,特别是满篱笆的菊花,展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眷恋。

“流匙白云子,蘸甲黄鹅儿”这两句运用了生动的意象,可能是指品尝美酒和欣赏家禽,增添了归乡的温馨气氛。诗人回忆起在外漂泊时的孤独,“对此忆羁旅,多应歌式微”,引用《诗经》中的诗句,表达对远方亲人的思念。

“喜慰倚门心,愁消举案眉”则描绘了家人期盼归来的喜悦,以及诗人自己内心的压力得以缓解。家中孩童的活泼可爱,“稚子闹檐隙,绕膝牵人衣”,更是让归心似箭的诗人感到温暖。

最后两句“归兴念如许,兼程犹苦迟”表达了诗人急于归家的心情,即使加快行程也嫌时间太慢。结尾“明朝秋色里,乌帽风披披”以景结情,预示着诗人将在明天的秋色中,轻装简行,踏上归途。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画面生动,展现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眷恋和急切归乡之情。

收录诗词(45)

高登(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留别

丈夫四方志,肯作儿女别。

顾我差崛强,羡君真秀发。

道义重千钧,利名轻一叶。

壮风吐虹蜺,忠诚贯日月。

插剑露肝胆,看镜念勋业。

何当拔茅茹,同在陈力列。

形式: 古风

偕学子游都峤

甲子岁秋杪,负罪西南驰。

脚历山万重,身坠天一涯。

茅茨蔽聚落,培塿围孤埤。

何处有洞天,玄真之所栖。

维南颇挺拔,隐隐浮修眉。

采菊东篱下,悠然一见之。

欲往觉旌摇,兀坐嗟黏黐。

彼美二三子,知我多爱奇。

□□□□□,□□登翠微。

天公喜我来,阁雨云垂垂。

坤灵喜我来,林壑回春姿。

山禽喜我来,上下鸣嘤咿。

江梅喜我来,蓓蕾敷南枝。

高兴□幽寻,绝□□□□。

□□□如许,郁葱琐烟□。

谁遣衢聃徒,列此怪状为。

□冯贤主人,痛□弥年非。

我生逢百罹,不慕太庙犠。

况从夺袍简,欣若脱马羁。

投荒得胜践,□与□分宜。

清芬追六逸,馀龄寄三危。

明时甘自誓,敢□□□词。

暂游已难得,短略仍易移。

山脚趣回驭,□□□□□。

□□意默契,欲下思惧迟。

准拟供冥搜,草木□□□。

□气知多少,凄入诗人脾。

暮途双径松,归马四□□。

出没山光里,乌帽风披披。

形式: 古风

辞馈金

刘君政成□□□,阖境欢谣腾载道。

民不见吏犬无声,持以百钱勤父老。

嗟我官卑志未伸,于人何德人称好。

腾牒当途愿丐留,馈赆交驰杂金宝。

天涯百指携空囊,号寒啼饥日相恼。

可取无取未伤廉,为念易污惟皓皓。

不如买书惠泮宫,聊助贤侯采芹藻。

别后青衿倘见思,窗前黄卷宜探讨。

形式: 古风 押[皓]韵

多丽

人间世,偶然攘臂来游。

何须恁、乾坤角抵,又成冷笑俳优。

且宽心、待他天命,谩鼓舌、夸吾人谋。

李广不侯,刘蕡未第,千年公论合谁羞。

往矣瓦飘无意,甑堕懒回头。

真堪笑,直钩论议,圆枘机筹。

幸斯道、元无得丧,壮心岂有沈浮。

好温存、困中节概,莫冷落、穷里风流。

酒滴珍珠,饭钞云子,醉饱卧信缘休。

归去也,幅巾谈笑,卒岁且优游。

循环事,亡羊须在,失马何忧。

形式: 词牌: 多丽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