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丝

绾烟曳日度江皋,散逐晴风下复高。

柳外牵情邀翰墨,花边萦恨怨离骚。

千寻谩忆纫兰佩,万缕空怀织锦袍。

收得春回桃浪暖,谩言曾许钓鲸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

鉴赏

这首《游丝》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游丝在春风中的飘逸与流转,充满了自然界的生机与灵动。首句“绾烟曳日度江皋”,巧妙地将游丝比作轻柔的烟雾,随阳光而动,穿越江岸,营造出一幅晨光初照、游丝轻舞的画面。接下来,“散逐晴风下复高”则进一步展现了游丝随风起舞的动态美,它们时而在空中盘旋,时而又轻轻降落,展现出一种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意境。

“柳外牵情邀翰墨,花边萦恨怨离骚”两句,运用拟人化的手法,赋予游丝情感色彩,仿佛它们在柳树旁、花丛中,既表达了对文人墨客的吸引,也暗示了对离别、愁绪的感慨,增添了诗歌的抒情意味和人文关怀。

“千寻谩忆纫兰佩,万缕空怀织锦袍”则通过对比,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无奈。这里“千寻”、“万缕”分别形容游丝之多,象征着无数的回忆与思念,而“纫兰佩”、“织锦袍”则是古代文人佩戴香囊、穿着华服的象征,暗含对往昔荣华生活的追忆与向往。

最后,“收得春回桃浪暖,谩言曾许钓鲸鳌”两句,以春回大地、桃花盛开、春水温暖的景象,反衬出游丝虽能捕捉春意,却无法实现垂钓鲸鳌的宏愿,寓含了对理想与现实之间差距的感慨,以及对生命短暂、世事无常的深沉思考。

整体而言,《游丝》一诗通过对游丝这一自然现象的描绘,不仅展现了其独特的美感,还蕴含了丰富的情感与哲理,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人生、理想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10)

朱克诚(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天吴自昔肇洪荒,一望东南接混茫。

习坎不盈时未达,在川应与道俱长。

禹门春尽兼天涌,牛渚秋高彻夜光。

愧我短缨犹未濯,不知何处泛沧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闻道麻姑碧海东,飞扬几度杳难穷。

莱芜甑朽名犹在,石虎楼高事已空。

谩逐清风迷玉麈,长随旭日逗房栊。

自惭扰扰浮生里,何处蓬莱绝岛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霞绮

滕王高阁近沧洲,散绮千章绚碧流。

杳蔼祥光虹驾阙,氤氲佳气蜃为楼。

纹成织女机初下,丹伏茅君火未收。

我欲朝餐淩绝景,飘飘长侍赤松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霜花

忆自淞江下秀州,苍凉玉宇霁光浮。

谁于月露双清晓,幻出琼花一色秋。

蝴蝶梦回看不厌,鸳鸯瓦冷觉生愁。

凝辉绝胜吴盐巧,柳絮才高愧莫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