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夜

残腊即又尽,东风应渐闻。

一宵犹几许,两岁欲平分。

燎暗倾时斗,春通绽处芬。

明朝遥捧酒,先合祝尧君。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翻译

残年的腊月即将结束,东风的气息想必已经渐渐能感受到。
一夜之间还能有多少时光,新的一年和旧年几乎要平均分配了。
当灯火燃烧殆尽时,春天的气息从花朵绽放中散发出来。
明天早上我们将远远地举杯,首先应当向尧帝敬酒祝愿。

注释

残腊:指农历腊月将尽的时候,旧的一年接近尾声。
东风:春季的风,象征着新的一年即将到来。
一宵:一夜。
两岁:指过去的一年和即将来临的新年。
燎暗:灯火燃烧至微弱。
春通:春天的气息。
绽处芬:花朵盛开时的香气。
明朝:明天。
尧君:尧帝,古代贤明的君主,这里可能象征长寿或盛世。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除夕之夜的画面,融入了对新春的期待和对友人的祝愿。开篇“残腊即又尽,东风应渐闻”写出了岁末将逝、春天即将到来的氛围,"腊"指的是年终的祭祀活动,而"东风"则象征着春天的到来。

接着,“一宵犹几许,两岁欲平分”表达了时间流转的感慨,同时也透露出对新旧岁交替时刻的反思。诗人在除夕之夜,思考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

“燎暗倾时斗,春通绽处芬”则描写了除夕夜晚的景象,"燎"指的是火光,而"春通"则意味着新生的开始。诗人通过对比昏暗与光明、冬日与春初之间的对比,强调了新生与希望的主题。

最后,“明朝遥捧酒,先合祝尧君”展现了诗人的情感和行动,"明朝"指的是除夕过后的第一天,也就是春节。诗人计划在那一天举杯庆祝,并向友人尧君致以美好祝愿。这不仅是对新年的期待,更是一种社交礼仪的展现,体现了古代文人的风雅情操。

整首诗通过对时间流转、季节更迭和个人情感的表达,展现了一个完整而深刻的除夕夜晚情景。

收录诗词(142)

曹松(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晚期诗人。舒州(今安徽桐城。生卒年不详。早年曾避乱栖居洪都西山,后依建州刺史李频。李死后,流落江湖,无所遇合。光化四年(901)中进士,年已70余,特授校书郎(秘书省正字)而卒

  • 字:梦徵
  • 籍贯:一今安徽潜山)
  • 生卒年:828——903

相关古诗词

哭李频员外

出麾临建水,下世在公堂。

苦集休开箧,清资罢转郎。

瘴中无子奠,岭外一妻孀。

定是浮香骨,东归就故乡。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哭陈陶处士

园里先生冢,鸟啼春更伤。

空馀八封树,尚对一茅堂。

白日埋杜甫,皇天无耒阳。

如何稽古力,报答甚茫茫。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哭胡处士

丘中久不起,将谓诏书来。

及见凌云说,方知掩夜台。

白衣归北路,玄造亦遗才。

世上亡君后,诗声更大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哭胡处士

故人江阁在,重到事悠悠。

无尔向潭上,为吾倾瓮头。

空馀赤枫叶,堕落钓鱼舟。

疑是冲虚去,不为天地囚。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