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兰陵税官清辉亭

不谓人间世,官居有此清。

山横犹倒影,鸟过忽遗声。

倦客方耽句,高人不治名。

夜寒云去尽,对面月华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没想到在这人世间,竟然能有如此清静的官职。
山峦倒映在水面,连鸟儿飞过也留下声音。
疲倦的旅人沉浸于诗句之中,高雅之人不屑于追求名声。
夜晚寒冷,云彩散去,对面升起明亮的月光。

注释

人间世:世俗社会。
官居:做官的位置。
清:清静。
山横:山峦横卧。
倒影:倒映在水中的影子。
忽遗声:忽然传来鸟鸣声。
倦客:疲惫的旅人。
耽句:沉迷于诗句。
高人:品德高尚的人。
治名:追求名声。
夜寒:夜晚寒冷。
云去尽:云彩散尽。
月华生:月光升起。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雅致的画面,诗人在描述兰陵税官清辉亭的情景。开篇“不谓人间世,官居有此清”表达了诗人对这里清净环境的赞赏,感到难以置信在尘世间竟有如此清幽之处。

接下来的“山横犹倒影,鸟过忽遗声”则是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山峦如横亘,倒映于水中,偶尔飞鸟掠过,留下短暂的鸣叫。这些意象营造出一种超脱尘嚣、静谧安详的氛围。

“倦客方耽句”中的“倦客”可能指代诗人自己,也许在此亭中稍作停留,享受这份难得的宁静。然而“高人不治名”则透露出一种超然物外、不以名利为念的态度。

末尾两句“夜寒云去尽,对面月华生”,诗人在夜晚,感受到清凉之气,当云雾散去之后,只剩下对面的明月发出柔和的光辉。这正是诗人内心世界的一种映照,也是他对于现世间这一份清净境界的深刻体验。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兰陵税官清辉亭景观的细致描写,传达了诗人对于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超越尘世纷扰、追求心灵澄明的精神追求。

收录诗词(320)

李处权(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吕季升谷隐堂兼寄居仁

莘野隐于耕,傅岩隐于筑。

叔夜隐于锻,君平隐于卜。

四子隐不同,抗志俱超俗。

夫君无所事,扫迹隐于谷。

优游以卒岁,燕居常慎独。

方寸湛若水,颜状温比玉。

白璧无瑕玷,幽兰自芬馥。

插架万签书,拥檐千挺竹。

时乘昃月过,自伴微云宿。

萧然伏腊馀,尚不愧此屋。

岂曰不愿仕,可以速则速。

富贵草头露,荣华风中烛。

止止理固明,知止乃不辱。

小人无藉在,放浪谢羁束。

衰年迫饥冻,强颜隐于禄。

晚食且徐行,分量初易足。

婆娑一丘壑,雅趣在松菊。

平生喜文字,终恨窘边幅。

顾闻多种秫,迎寒酿已熟。

更约阮仲容,清谈夜更仆。

形式: 古风

题严公祠

挂席上桐庐,溪山似画图。

斯人不复见,吾道一何孤。

谁入非熊梦,真成失马徒。

清风端未泯,犹可激贪夫。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虞]韵

题周氏棣华堂

管蔡既失道,周公遂相残。

召公乃赋诗,棠棣良可观。

圣贤尚如此,末世讵得安。

斗粟与尺布,至今兴永叹。

汝南贤伯仲,乡评蔼芝兰。

冰清而玉洁,友于甚相欢。

鸿雁识先后,鹡鸰知急难。

同衣且共爨,怡怡生理宽。

埙篪翕和乐,学海窥波澜。

好爵岂终靳,未用咏考槃。

他年表门闾,紫荆出檐端。

形式: 古风 押[寒]韵

题画卷

平生丘壑几欲颠,谁使老来逢郑虔。

苍须对我三千尺,黑头听渠十八年。

已有霜雪入晏座,宁无风雷浮屋椽。

个中得句不敢吐,可人何许心悠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