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大夫立嫡,周鲁之纲。无嫡以长,国有典常。
云胡武仲,欲乱旧章。取媚季武,成厥稚狂。
絜尊旅献,遽易大行。悼子既定,已则奔防。
几废二勋,致蔡徬徨。竟列盟首,丹书不忘。
事不恕施,智也曷臧。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陈第的《感古十四首(其五)》,主要探讨了古代宗法制中的嫡庶问题。诗中提到“大夫立嫡”体现了周代鲁国的礼法,强调嫡长子继承制度的重要性。然而,诗中的“武仲”似乎违反了这一规则,试图通过讨好幼弟“季武”来篡位,显示出他的轻狂和不守常规。
“絜尊旅献,遽易大行”描述了这场权力争夺中的混乱,其中“絜尊旅献”可能指代献祭或贡品,用来争取支持。“大行”即君主,这里指代正统地位。诗人惋惜“悼子既定”,但“奔防”之举险些动摇了两位功臣的地位,使蔡国陷入困境。
最后,“竟列盟首,丹书不忘”表明武仲虽然成功登基,但其行为终究被历史铭记,成为警示后人的教训。“事不恕施,智也曷臧”批评了武仲的不择手段,认为他的智谋并非真正的明智,而是缺乏宽恕与公正。
整首诗通过叙述历史事件,揭示了权力斗争中的伦理道德问题,对古代宗法制的维护和破坏进行了深刻的反思。
不详
楚共将殁,求厉若灵。宋元遗命,楄示刑。
君也知过,臣也守经。千载而下,并仰德馨。
孰与迷复,至死弗醒。
楚昭达理,曷罹丧殃。股肱谗慝,令尹子常。
贼虐邓宛,夺民之良。蔡以裘佩,唐以纮骦。
三年淹恤,宠赂莫章。柏举战败,于郑遁藏。
曷磔其体,曷斧其吭。斯人逃罪,国无纪纲。
所贵哲后,区别奸良。瓦也是庸,何怪奔亡。
宋之子罕,不贪为心。人献人玉,吾守吾琛。
利之靡溺,物孰能侵。宝各不丧,昭哉德音。
呜呼天王,求车求金。
魏有农夫,耕获美璧。以示其邻,诳谓怪石。
归置庑下,光照一室。疑是怪征,弃诸远陌。
夫苟弗知,至宝轻掷。世多若人,贤圣灭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