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郑有功游西湖二首(其二)

晚觉身名误,悠悠定孰亲。

却回苕水棹,来看武林春。

避地将安往,寻山莫厌频。

百钱挑竹杖,云外踏嶙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鼎所作的《和郑有功游西湖二首(其二)》。诗中表达了诗人对身世与名利的反思,以及对自然山水的向往与追求。

首句“晚觉身名误”,诗人感叹自己在晚年才意识到身名的虚妄,流露出对过往追求的反思。接着,“悠悠定孰亲”一句,诗人思考人生中的真挚情感何在,似乎在寻找一种超越世俗关系的纯粹友谊或亲情。

“却回苕水棹,来看武林春”描绘了诗人决定放弃尘世的纷扰,回到自然之中,欣赏春天的美景。苕水棹代表了回归自然的方式,而武林春则象征着生机勃勃、充满希望的自然景象。

“避地将安往,寻山莫厌频”表明诗人选择远离尘嚣,寻找山林作为心灵的归宿,并且表达了对这种生活方式的热爱与坚持。诗人不厌其烦地探索山林,寻求内心的平静与满足。

最后,“百钱挑竹杖,云外踏嶙峋”展现了诗人简朴的生活方式和对自然的亲近。他仅以百钱为资,手持竹杖,穿越云雾缭绕的山峦,踏过崎岖的山路,体现了他对自然之美的深切感受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诗人对身世、名利的反思,以及对自然山水的向往与追求,表达了对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宁静生活的渴望。

收录诗词(339)

赵鼎(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政治家、词人。自号得全居士。宋高宗时的宰相。有《忠正德文集》10卷,清道光刊本。《四印斋所刻词》有《得全居士词》一卷,存词45首

  • 字:元镇
  • 籍贯:南宋解州闻喜(今属山西)
  • 生卒年:1085-1147

相关古诗词

明庆僧房夜坐

月明窗竹冷横斜,坐看风灯落烬花。

老眼病馀嫌细字,枯肠寒甚怯清茶。

囊空岂是久为客,梦短其能飞到家。

但有流年寻鬓发,潇潇蓬葆飒霜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趋三衢别故人时车驾幸杭州(其一)

伧父何由习楚风,家山俱在古河东。

相逢憔悴干戈后,追数悲欢梦寐中。

掺袂又成千里别,放歌空念一尊同。

他年倘有加餐字,试问渔舟鹤发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趋三衢别故人时车驾幸杭州(其二)

飘零泽国几春风,又触惊涛泛短篷。

四海未知栖息地,百年半在别离中。

功名元与世缘薄,兵火向来吾道穷。

独倚危楼凄望眼,青山无数浙江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顺德玄真观紫霄圃

群仙邀我游蓬岛,白鹤随人拾瑶草。

英灵指点洞门开,前行后拥商山皓。

崎岖石路燕尾分,露湿蟠桃压竹倒。

千山万山云气深,琅玕珠树霜风老。

王乔缥缈自天来,世许高情两相好。

中有一人字安期,笑捧金盘具瓜枣。

食之令人可长生,遨游八极登天行。

有时一日三万里,西风鹤背霞衣轻。

有时亦复一暂息,长歌一曲烟云凝。

高垂铁锁苍苔古,云是神仙紫霄圃。

芒鞋竹杖蹑步闲,丹凤飞来向人舞。

云中鸡犬异人间,药灶丹炉用心苦。

开轩一饮三百杯,檐花乱落天飞雨。

青红黑绿乱眼前,万草千花莫能数。

茫然拂袖下山来,白发婆娑镜中睹。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