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章行

豫章栋梁材,托身南山阿。

王者建大厦,匠氏施斧柯。

万夫挽不行,留滞在河浒。

自非浪滔天,何由至王所。

根虽埋土中,叶已随风飞。

惟馀爨下柯,那得复相依。

风吹兼雨打,日居复月诸。

誓朽泥涂间,不及栎与樗。

匠氏慎无悔,豫章当自宽。

人生类如此,才难圣所叹。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豫章行》是宋代诗人谢逸的作品,通过描绘豫章这种珍贵木材从生长到被选中用于建造宫殿的过程,以及其最终命运的对比,表达了对人才命运的感慨和对社会现实的反思。

诗的开头以“豫章栋梁材,托身南山阿”起笔,形象地描述了豫章木作为栋梁之材,寄生于深山之中,暗示了人才在未被发现前的默默无闻。接着,“王者建大厦,匠氏施斧柯”两句,将视角转向了国家和社会,象征着统治者和工匠的角色,豫章木被选中用于建造宫殿,预示着人才被重用的时刻。

然而,“万夫挽不行,留滞在河浒”描绘了豫章木在被选中的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暗示了人才在被发掘和重用过程中的艰辛。接下来,“自非浪滔天,何由至王所”进一步强调了环境和时机的重要性,只有在特定条件下,才能实现人才的价值。

“根虽埋土中,叶已随风飞”两句,运用比喻手法,将豫章木的生长状态与人才的成长过程相对比,即使在地下默默无闻,但其才华已经显露。而“惟馀爨下柯,那得复相依”则表达了即使被选中,也难以回到最初的环境,暗示了人才在社会中的孤立无援。

“风吹兼雨打,日居复月诸”描绘了豫章木在使用后面临的自然侵蚀,象征着人才在社会中的逐渐消逝。最后,“誓朽泥涂间,不及栎与樗”表达了对人才最终命运的无奈和哀叹,即使在泥土中腐朽,也无法像普通树木一样得到安宁。

“匠氏慎无悔,豫章当自宽”则是对选择者的提醒,希望他们能珍惜并善待人才。而“人生类如此,才难圣所叹”则总结了主题,表达了对人才命运的普遍感慨和对社会对人才重视不足的忧虑。

整首诗通过对豫章木命运的描绘,深刻反映了人才在社会中的复杂境遇,既有对人才价值的肯定,也有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展现了诗人对人才命运的深切关怀和对社会公正的渴望。

收录诗词(317)

谢逸(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北宋文学家,江西诗派二十五法嗣之一。与其从弟谢薖并称“临川二谢”。与饶节、汪革、谢薖并称为“江西诗派临川四才子”。曾写过300首咏蝶诗,人称“谢蝴蝶”

  • 字:无逸
  • 号:溪堂
  • 籍贯:宋代临川城南(今属江西省抚州市)
  • 生卒年:1068-1113

相关古诗词

读陶渊明集

渊明从远公,了此一大事。

下视区中贤,略不可人意。

不如归田园,万事付一醉。

挥觞赋新诗,诗成聊自慰。

初不求世售,世亦不我贵。

意到语自工,心真理亦邃。

何必闻虞韶,读此可忘味。

我欲追其韵,恨无三尺喙。

嗟叹之不足,作诗示同志。

形式: 古风

和王立之见赠四首(其一)

王子遗我诗,五言若长城。

谁谓永嘉末,复闻正始声。

咄嗟千人废,雍容一坐倾。

端能励节义,何必五鼎烹。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和王立之见赠四首(其二)

蛙蛤没泥涂,鲵鳅游畎浍。

岂知北溟鲲,翱翔九霄外。

长安夸奢子,奔走逐冠盖。

古寺有佳人,幽吟发清籁。

形式: 古风 押[泰]韵

和王立之见赠四首(其三)

按剑毛先生,睨柱蔺相如。

欲市万世名,非由十斛珠。

善养浩然气,外泽心不臞。

桃花自春风,何用赋玄都。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