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月窟何因左右探,犹容坐客竞跻攀。
浑疑移种从天上,又似分香入酒间。
每为高秋成感慨,却□清味得幽闲。
先生燕坐真奇绝,愿作淮南庾子山。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王遂所作,名为《木犀答二吴书(其二)》。从诗的内容来看,王遂在此通过描绘月季花的生长环境与特性,以一种优雅而富有哲理的情感态度,表达了他对友人之间情谊交流和生活态度的寄托。
首句“月窟何因左右探,犹容坐客竞跻攀。”通过描写月季花生长在幽深之处,四周探出,似乎还能容纳来访的宾客,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希望友情能够如同这月季花一般,能够在隐逸中得到培育和交流。
接着,“浑疑移种从天上, 又似分香入酒间。”这里,王遂将月季花比喻为一种神秘而高洁的存在,它似乎是由天而降,又如同能融入生活中的美好事物一样,这里可能隐含了诗人对超凡脱俗境界的向往。
第三句“每为高秋成感慨, 却得清味幽闲。”表达了在深秋时分,每当想到友情之美好,就不禁生出感慨之情,但同时也能从中获得一种超然物外的清净与悠闲。
最后,“先生燕坐真奇绝, 愿作淮南庾子山。”这里诗人表达了对朋友之间相处时的欣赏和向往,将这种关系比喻为“淮南庾子山”,这是一个美好的隐逸之地,象征着一种超脱世俗、纯粹高雅的情感交融。
总体而言,这首诗以月季花作为媒介,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和深层次情感寄托,展现了诗人对于友谊和生活态度的独特感悟。
不详
过尽人间百草芳,尚留寒菊对风光。
月华已下中天白,香树初摇满院凉。
金粟远看千尺影,犀皮近种百年香。
圣朝二桂真双玉,王谢犹当著紫囊。
守令张官本为民,恫■无异切吾身。
但令六县皆朱邑,何必黄堂有信臣。
田里要须兴孝弟,闾阎谨勿致嚬呻。
与君共举一杯酒,化作人家点点春。
初度曾同岁摄提,德虽不竞得年齐。
徐卿鸾凤今标准,蔡令埙篪旧品题。
西府十连新眷遇,北园三径共提携。
丈夫出处无他愿,但欲长歌归去兮。
曾是东南第一王,眼看此地六兴亡。
东缘有酒登京口,西为无鱼忆武昌。
非复虎臣陪殿上,空馀猩血泣祠旁。
何年并建琅玡庙,共对淮山草木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