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夜

断岸轻烟著柳条,孤村小雨夜萧萧。

荒鸡隔浦声相续,短烛无风焰自摇。

朴学元知縻岁月,残生竟是老渔樵。

最怜鬓畔千茎雪,日日春风吹不消。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翻译

岸边轻烟笼罩着柳枝,孤独的小村庄夜晚细雨潇潇。
远处的荒鸡叫声此起彼伏,微弱的烛火在无风中摇曳。
原本就知道学术研究耗费光阴,剩下的日子只能做渔夫和樵夫。
最让人怜惜的是鬓边如雪的白发,每天春风也无法吹散它。

注释

断岸:江边、河岸。
轻烟:淡淡的雾气。
著:附着、覆盖。
柳条:柳树的枝条。
孤村:孤立的村庄。
小雨:细小的雨滴。
夜萧萧:夜晚寂静而凄凉的声音。
荒鸡:野外的鸡。
隔浦:隔着河流。
声相续:叫声连续不断。
短烛:短小的蜡烛。
无风:没有风。
焰自摇:火焰自然摇晃。
朴学:朴实的学问,指不追求华丽的学问。
縻:耗费。
残生:剩余的生命。
老渔樵:年迈的渔夫和樵夫,代指平凡的乡村生活。
鬓畔:鬓角边。
千茎雪:形容白发众多。
春风吹不消:春风也无法吹散。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略带凄凉的乡村雨夜图景。首句“断岸轻烟著柳条”以轻烟笼罩在岸边的柳树上,营造出一种朦胧而宁静的氛围。次句“孤村小雨夜萧萧”则点明了雨夜的主角——孤零零的小村庄,雨声萧瑟,更显寂静。

第三句“荒鸡隔浦声相续”,通过远处传来的荒鸡叫声,暗示时间已晚,夜深人静。第四句“短烛无风焰自摇”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孤寂,蜡烛微弱的火焰在风雨中独自摇曳。

诗人感慨自己“朴学元知縻岁月”,感叹岁月蹉跎,学术生涯或许已成过往。他意识到余生将度过“残生竟是老渔樵”的生活,即过着渔夫樵夫般简朴的生活。最后两句“最怜鬓畔千茎雪,日日春风吹不消”直抒胸臆,诗人对白发如雪的鬓角最为怜惜,即使春风也无法吹散岁月的痕迹,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对青春不再的感慨。

整体来看,陆游的《雨夜》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境遇的反思和对岁月无情的哀叹。

收录诗词(9386)

陆游(宋)

成就

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经历

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

  • 字:务观
  • 号:放翁
  • 籍贯: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
  • 生卒年:1125—1210

相关古诗词

雨夜

细雨催扃户,昏灯照拥衾。

倦知秋漏永,瘦怯晓寒深。

林鹊依檐宿,莎虫入户吟。

此时搔短发,谁会欲归心。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雨夜

末路萧条客子心,不堪徂岁更沉阴。

低檐雨滴睡眠少,败壁灯残感慨深。

不办典衣谋尽醉,尚能拥鼻作微吟。

交朋一散如天远,试向今宵梦里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雨夜有怀张季长少卿

放翁虽老未忘情,独卧山村每自惊。

鼎鼎百年如电速,寥寥一笑抵河清。

梅初破藟行江路,灯欲成花听雨声。

正用此时思剧饮,故交零落怆馀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雨夜观史

读书雨夜一灯昏,叹息何由起九原。

邪正古来观大节,是非死后有公言。

未能剧论希扪虱,且复长歌学叩辕。

它日安知无志士,经过指点放翁门。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