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候潮亭

沧江浸长空,天使限南北。

繁阴属暮岁,波浪无时息。

烈风何轰豗,深木腾霹雳。

远吹湖中白,来蔽江南碧。

巉岩千峰玉,变化不可测。

恐是时向晚,鬼神任胸臆。

烛龙衔长耀,来集昆岭侧。

又疑吴王兵,如荼压上国。

勇气吞中原,晶光洞江北。

久望生悸慄,嗟我问津客。

横流岂难制,路险未可得。

吾道固当然,滔滔欲谁易。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潮水涌动的壮丽景象,以“书候潮亭”为题,展现了宋代诗人刘敞对自然景观的独特感悟与深刻理解。

首句“沧江浸长空”,以“沧江”和“长空”相映衬,营造出广阔无垠的视觉效果,仿佛江水与天空融为一体,气势磅礴。接着,“天使限南北”,运用拟人化的手法,赋予天使以限制南北的力量,进一步强调了潮水的浩瀚与力量。

“繁阴属暮岁,波浪无时息。”描绘了潮水在傍晚时分的景象,繁茂的树荫笼罩着水面,波浪此起彼伏,永不停歇,展现出潮水的持续与不息。

“烈风何轰豗,深木腾霹雳。”通过描写猛烈的风声和树木被风吹得如同雷鸣般的声响,进一步渲染了潮水来临前的紧张氛围。

“远吹湖中白,来蔽江南碧。”描述了潮水带来的白色波涛,它们在远处形成一片白色,逐渐覆盖了江南的碧绿,展现了潮水的壮观与震撼力。

“巉岩千峰玉,变化不可测。”将潮水比作千峰之上的玉,形象地描绘了潮水的美丽与变幻莫测,同时也暗示了潮水的力量与神秘性。

“恐是时向晚,鬼神任胸臆。”表达了诗人对于潮水时间与鬼神般力量的敬畏与思考,暗示了自然界的力量超越人类的理解。

“烛龙衔长耀,来集昆岭侧。”将潮水比作烛龙,其光芒照亮了昆岭一侧,进一步增强了画面的生动性和想象力。

“又疑吴王兵,如荼压上国。”将潮水与古代吴王的军队相比较,比喻潮水如同军队般汹涌而来,压制了整个国家,展现了潮水的威力。

“勇气吞中原,晶光洞江北。”形容潮水的勇气能够吞没中原大地,其晶莹的光芒穿透到江北,再次强调了潮水的壮观与影响力。

“久望生悸慄,嗟我问津客。”表达了诗人长时间凝望潮水时内心的惊惧与感叹,自称为“问津客”,即寻求知识与真理的旅人,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现象的深刻思考与感悟。

“横流岂难制,路险未可得。”指出尽管潮水难以控制,但道路艰险,难以到达,暗含了对人生旅途困难与挑战的感慨。

“吾道固当然,滔滔欲谁易。”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坚信自己的道路是正确的,即使潮水滔滔,也难以改变,体现了坚定的信念与执着的精神。

整首诗通过对潮水壮观景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深刻感悟与独特见解,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与表达。

收录诗词(1702)

刘敞(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经学家、散文家。一作原甫,临江新喻荻斜(今属江西樟树)。庆历六年与弟刘攽同科进士,以大理评事通判蔡州,后官至集贤院学士。与梅尧臣、欧阳修交往较多。为人耿直,立朝敢言,为政有绩,出使有功。学识渊博,欧阳修说他“自六经百氏古今传记,下至天文、地理、卜医、数术、浮图、老庄之说,无所不通;其为文章尤敏赡”,与弟刘攽合称为北宋二刘,著有《公是集》

  • 字:原父
  • 生卒年:1019—1068

相关古诗词

徐安抚

伏波喜功名,南伐终不返。

死馀薏苡谤,生恨鹪鸟晚。

干戈非一方,智勇易谋显。

富贵谁不然,枯荣子何反。

冥冥炎州隔,杳杳天道远。

荆楚犹古风,招魂动哀挽。

从人除忧谤,不得志者罕。

形式: 古风

石首县

丛石浮水中,峻堤缺复连。

往往为深潭,波流自回环。

秋山未摇落,碧树皆参天。

仰观积水痕,仍在高树巅。

里人半巢居,出入随乌鸢。

令尹亦菜色,市楼寂无烟。

皇天不纯命,百姓何震愆。

苦云耕织废,租税尚未蠲。

赤子向漂荡,所存皆偶然。

虽知负官输,未忍更弃捐。

奈何唐尧世,复见昏垫年。

何以救汝饥,朝廷急忧边。

形式: 古风

召诸弟博饮

今日寒颇甚,淮南似京土。

江风既落木,山雪亦带雨。

幽居自无聊,病卧亦寡侣。

壮心顾牢落,出门孔多阻。

古人戏枭卢,志气本尚武。

胜来在快意,百万不足数。

恨无酒如渑,杯盂空屡举。

开颜强隐几,岂必叹贫窭。

形式: 古风

别和弟

暂会复远别,惆怅终无极。

人生非神仙,岂有头不白。

维舟相邀宿,淮水风浪黑。

辗转不复眠,四听人尽息。

丈夫非怀安,少壮宜努力。

况子行多欢,自怪情不怿。

谁言冬宵永,达旦才顷刻。

鸡鸣日光出,握手各南北。

仰谢云中雁,群飞接羽翼。

何以纾我怀,作诗寄相忆。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