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会词奉和介翁阁老

悬符烧竹遍长安,万户千门庆履端。

城上烟光通禁燎,殿头柏酒荐春盘。

玉衡默运天心正,帝泽横加海宇宽。

辐凑彤庭瞻气象,草茅何幸接鸳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明代元会庆典的盛况,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当时社会的繁荣景象与浓厚的节日氛围。首句“悬符烧竹遍长安”以“悬符”和“烧竹”两个传统习俗,生动地勾勒出节日的热烈气氛,长安城内到处洋溢着节日的喜庆。接着,“万户千门庆履端”进一步强调了庆典的广泛参与,从家家户户到整个城市,都沉浸在庆祝之中。

“城上烟光通禁燎,殿头柏酒荐春盘”两句,通过“烟光”与“禁燎”的对比,以及“柏酒”与“春盘”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节日的烟火与美食,更体现了皇家庆典的庄重与奢华。同时,也暗示了朝廷对民众生活的关怀与恩泽。

“玉衡默运天心正,帝泽横加海宇宽”则将视角提升至宇宙层面,通过“玉衡”这一星象的运转,象征着自然界的和谐与秩序,同时也寓意着皇权的正统与天地间的大道。而“帝泽横加海宇宽”则表达了皇帝的恩泽遍及四海,展现出君主的仁德与广大。

最后,“辐凑彤庭瞻气象,草茅何幸接鸳鸾”两句,以“辐凑”形容人们聚集于皇宫,共同见证这一盛事,而“草茅”自指普通百姓,表达了在这样的庆典中,即使是平民也能有幸一睹皇家的风采,感受到君主的恩惠与国家的繁荣,体现了社会的和谐与平等。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描绘了明代元会庆典的壮观场面,还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社会意义,展现了明代社会的繁荣与和谐,以及君主与民众之间的紧密联系。

收录诗词(743)

符锡(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人日同乡宴集有赋奉和介翁

献岁喜逢人日会,玉堂风致许谁过。

羹调七宝陈芳宴,酒进群工侑细歌。

绛蜡坐消龙漏迥,丽春先到凤池多。

宾筵且复敦乡好,节夜何妨暂驻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丰润公馆偶用壁间韵呈石沙道长

风旗队队绕春山,骢马追陪且未还。

花雨半岩盘谷寺,攻驹千驷海门关。

边程日远撩乡梦,病酒时开壮客颜。

世故驱人犹自笑,忘机那共白鸥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重宿沙驿读屏间甲午三月东巡喜与倪道长高都谏滦州相见之作慨然兴怀明日又得与王道长相见于卢龙遂用前韵重志斯喜亦为三月十六与前若合符契也

东望卢能可几程,重临沙驿兴偏清。

沿边坼堠孤云细,到海晴峰列障横。

部使偶逢如宿约,容台知爱有深情。

同心更有滦汀在,记取题屏莫浪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次韵酬王太守藩

高才硕望竟何凭,蕉鹿由知梦未真。

过化秦川三月雨,豪吟滦海四时春。

权珰远避徵奇节,泉石东来见主人。

奔走独怜樗散在,征袍空载马蹄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