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面对秋日景象时的感慨与孤独。首句“太平老我作遗民”透露出诗人虽身处太平盛世,却选择隐居,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表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态度。接着,“检点秋光又一新”则表达了诗人对季节更迭的敏感和对自然变化的欣赏。
“相背菊花唯燕子,独传霜信是枫人”两句运用对比手法,菊花与燕子、霜信与枫树,分别象征着秋天的静美与生机,以及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顽强。燕子南飞,菊花凋零,而枫树在霜降中红叶满枝,传递着秋天的信息,形成鲜明对比。
“桂珠生计艰难日,风雨重阳愁病身”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内心世界。桂花虽美,但其果实(桂珠)的收获不易,喻指生活艰辛;重阳节的风雨,不仅加重了诗人的身体不适,也增添了内心的愁绪。
最后,“何处更逢开口笑,青灯垂穗鹊声频”表达了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下难以寻得欢愉,只能在青灯下倾听鹊声,寻求一丝慰藉。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深刻感悟,以及在困境中寻求精神寄托的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