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明代陈达的《九月十二日登悠然亭阄韵》描绘了诗人登高远眺的情景,以及与友人相聚饮酒赋诗的欢乐时光。诗中充满了自然景色的生动描绘和情感的细腻流露。
首句“一别西山岁十更”,开篇即以时间的跨度强调了离别之久,西山作为背景,赋予了空间的辽阔感。接下来,“危亭偶尔叙宗盟”则点明了地点,悠然亭成为了聚会的场所,而“宗盟”二字则暗示了诗人与友人间深厚的友情。
“已过九日犹无菊,恰有方田又种粳。”这两句通过季节的变化,表现了时间的流转。菊花未开,意味着秋天的深沉,而“方田又种粳”则预示着农事的繁忙,生活的真实与自然的循环在这里交织。
“笑语风生吹鬓发,输赢变出付棋枰。”这两句描绘了聚会时的欢乐场景,笑声与风声交织,仿佛连鬓发都感受到了这份快乐。而“棋枰”则是古代文人雅士消遣娱乐的方式之一,通过下棋来表达友谊与竞争的乐趣。
最后,“酒酣不觉归途晚,隐隐松梢月漏明。”这两句以酒醉后的状态结束全诗,既表达了聚会的尽兴,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月光透过松梢,不仅照亮了归途,也映照出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满足。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与友人在秋日登高、饮酒赋诗的美好时光,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友情的珍视,充满了生活的诗意与哲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