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马漕桂岩

岱舆山峨东海头,招摇山峨西海陬。

两山相望几万里,月桂满巅花长秋。

罗浮山峨南海岸,道取东西盖其半。

衔种非资化鹤功,谁其有力移此粲。

广东使者富民侯,函丈虽褊馀清幽。

眼前开辟一混沌,墙角峥嵘小罗浮。

侯睨罗浮吞八九,摩挲缩地挟山手。

雷霆骤下震以惊,赑屃争前负而走。

罗浮故与蓬莱连,蓬莱新与罗浮迁。

琼瑶古木叶覆地,玗珠老树枝参天。

花环实娜涵沆瀣,天上那知在鳌背。

炎州寖作广寒宫,鲍肆薰为香积界。

元戎大字蟠蛟虬,扁椠为侯揭殊尤。

一丽山氏一苍颉,幸自同与造化游,何当同与造物休。

形式: 古风

翻译

岱舆山高耸于东海之滨,招摇山巍峨屹立在西海之隅。
两座山峰相隔万里,月桂树遍布山顶,花开长秋。
罗浮山矗立在南海之畔,道路东西延伸几乎占据了一半。
种子生长并非仙鹤之力所成,又有谁能有这般力量移动这美景。
广东使者富民侯,虽然居所狭小,却仍清雅宁静。
眼前仿佛开辟出一片混沌,墙角的小罗浮山显得峥嵘。
侯望着罗浮山,似乎能一口吞下八九分,手中似有缩地移山之术。
雷电骤降,震动人心,赑屃争先恐后地背负起山石奔跑。
罗浮山原本与蓬莱相连,如今蓬莱又与罗浮山迁移变换。
古木琼瑶覆盖大地,老树枝干直插云天。
花朵环抱果实,如烟雾般弥漫,仿佛在海中鳌背上。
炎热之地逐渐变为广寒宫,鱼市的腥气转为香积之境。
元帅的大字如同蛟龙盘绕,扁平的书籍被他揭示出特别之处。
一位丽山氏,一位苍颉,有幸与天地自然共游,何时能与造物主一同休息。

注释

岱舆:古代神话中的神山。
招摇:神话中的山名。
月桂:神话中月宫的象征,常与神仙联系。
罗浮山:中国南方的名山。
化鹤功:传说中仙鹤的法力。
富民侯:古代官职,此处指人。
混沌:古人对宇宙未形成时的想象。
赑屃:神话中的龟龙,力大无穷。
炎州:古代对南方的称呼。
鲍肆:鱼市,比喻市井生活。
元戎:军队的统帅。
苍颉:传说中创造文字的人。
造化:自然界的创造者。
造物:造物主,指主宰万物的神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曾丰的《赋马漕桂岩》,描绘了广东罗浮山的壮丽景象和神话传说。诗人以岱舆、招摇、罗浮等名山为背景,展现了山势的巍峨和神秘。月桂、花秋等元素增添了诗意,暗示了仙境般的氛围。诗人还提到了广东使者富民侯,他虽身处狭小之地,却能领略到罗浮山的清幽与宏大。接下来,通过夸张的手法,描述了侯爷对罗浮山的想象和掌控,仿佛能缩小天地、移山填海。

诗中还穿插了蓬莱仙岛的变迁,以及罗浮山的琼瑶古木、玗珠老树等奇幻景象。花环、沆瀣等意象,进一步渲染了仙境的美妙。诗人将炎热的广东比作广寒宫,鲍肆变为香积界,显示了丰富的想象力。最后,诗人以“元戎大字蟠蛟虬”赞美马漕桂岩的壮观,并表达了与自然共融的向往,希望有一天能与造物一同休息。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生动,意境深远,富有浪漫主义色彩,展现了曾丰对于自然景观的独特理解和艺术表现。

收录诗词(896)

曾丰(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道人彭永年来番禺过访相约归日游阁皂

雅性苦无他嗜好,山之佳处吾皆到。

江西山半入诗中,点检怪犹无阁皂。

吾家十世江西居,南来始得阁皂图。

垩文横斜水曲直,煤汁浓淡山荣枯。

燕閒指顾图之上,神游满意酬心赏。

已空沙界无大千,那信沧溟有方丈。

诗仙来往白云乡,惟沈廷瑞伊用昌。

画帘捲舒纳夜月,金鼎开阖吞朝阳。

两篇之外有馀景,孟阳摹写得要领。

或云图是无声诗,犹将幻梦对泡影。

撙斋或是武夷曾,道人未必非老彭。

相逢恍惚似前世,一笑舂容话长生。

大道一成百无恐,仙家犹被死生动。

逃劫莫如徐佐卿,山行未免飞矢中。

道人词诎不敢争,殷勤约我游青城。

横江孤雁飞且鸣,便是道人出相迎。

形式: 古风

道边竹

腾身已往化为龙,未化先拔济物功。

六月乾坤尘扑火,行人无个不清风。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盆兰久不放花七月晦日忽生两茎欣然赋之

滋兰十载一花无,忽放双茎绿叶敷。

尚有同心留沆瀣,勿令当户杂蘼芜。

化人陋室幽香远,媚我寒闺旧梦孤。

佳种自来喜深谷,秋江其奈所思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八月二十八日破晓出长台关

中原人物无刘祖,北陆关山走马牛。

独向伊川哀被发,未闻临邑访长头。

乡心迢递三千里,风俗华离十六州。

有日澄清吾岂敢,鸡声寒动九边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