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睡

槐楸阴里绿窗开,天与先生作睡媒。

流汗未乾衣上雨,大声已发鼻端雷。

枕镌松石分琴荐,簟织风漪取笛材。

却起岸巾看汲井,人间车马正氛埃。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翻译

在槐树和楸树的浓荫下,绿色的窗户敞开着,大自然仿佛成了先生入眠的媒介。
汗水还未干透,衣服上又落下了雨水,大声的鼾声像打雷般从鼻孔发出。
枕头用松石精心雕琢,分置为弹琴的垫子,竹席编织如风中的涟漪,准备用来制作笛子。
他起身拿起头巾,看着远处打水的井,此时人间的车马喧嚣正笼罩在尘埃之中。

注释

槐楸:槐树和楸树,古代常见的两种树木。
绿窗:绿色的窗户,形容环境清幽。
睡媒:指大自然成为入睡的媒介。
流汗未乾:指刚出的汗还没有完全干透。
鼻端雷:形容鼾声大得像打雷一样。
枕镌:雕刻的枕头。
琴荐:弹琴时使用的垫子。
簟织风漪:竹席编织得像风中的波纹。
汲井:打水的井。
氛埃:尘埃,形容人间的喧嚣和纷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陆游在夏日午后小憩的情景。首句"槐楸阴里绿窗开",以槐树和楸树的浓荫为背景,绿意盎然的窗户开启,营造出宁静舒适的环境。"天与先生作睡媒",将自然之美与人的休息巧妙地联系起来,暗示着午睡是上天的恩赐。

"流汗未乾衣上雨,大声已发鼻端雷",诗人通过夸张的手法,形象地写出夏日午睡中短暂的梦境,仿佛汗水未干衣服就已沾染上雨滴,而鼻息间似乎已有雷声响起,生动展现了梦境的奇特与生动。

"枕镌松石分琴荐,簟织风漪取笛材",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午睡时的惬意,枕边的松石仿佛被雕刻成琴座,而凉席上的风纹如同笛子的音波,展现出诗人对音乐艺术的热爱和享受。

最后两句"却起岸巾看汲井,人间车马正氛埃",诗人从梦中醒来,看到窗外人世间的喧嚣与尘埃,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他对纷扰世俗生活的疏离和对清静生活的向往。

总的来说,这首《午睡》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夏日午睡的闲适画面,寓含了诗人对自然与宁静的追求,以及对现实生活的淡淡感慨。

收录诗词(9386)

陆游(宋)

成就

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经历

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

  • 字:务观
  • 号:放翁
  • 籍贯: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
  • 生卒年:1125—1210

相关古诗词

午睡起遇急雨

揩眼扪髯破昼眠,阑边小立独幽然。

丛花雨打无飞蝶,高柳风惊有堕蝉。

才略本居元子下,功名那计祖生先。

今朝会意君知否,目送飞云挥五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双柏

双柏屹相向,刚严如巨人。

龙吟风雨夕,山立雪霜晨。

阅世易成古,刳心不复春。

扶颠要力量,岁晚莫全身。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双桥道中寒甚

裂面霜风快似镰,重重裘裤晚仍添。

梅当官道香撩客,山逼篮舆翠入帘。

男子坐为衣食役,年光常向道途淹。

古来共说还家乐,岂独全躯畏楚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盐]韵

双清堂醉卧

客里逢秋醉似泥,空堂独卧意凄迷。

乱号庭树西风急,斜挂城楼北斗低。

末路敢贪请鹤料,微官久厌驾鸡栖。

平生玉局经行地,拟乞冰衔隐剡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