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王黄门寄密蒙花

多病眼昏书懒寄,烦君远寄密蒙花。

愁无内史兼词翰,为写真方到海涯。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翻译

我因身体多病视力模糊,懒得写信传递心声。
劳烦您帮我寄去珍贵的密蒙花。

注释

多病:身体状况不佳。
眼昏:视力模糊。
书懒寄:懒得写信。
烦君:麻烦您。
远寄:从远方寄来。
密蒙花:一种珍贵的植物,可能象征着深情或珍贵之物。
内史:古代官职,这里指能写诗作词的人。
兼词翰:同时具备诗词才华。
为写:为了写下。
真方:真心的话语。
到海涯:直到遥远的地方。

鉴赏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词人毕士安的作品,表达了诗人因病痛苦、书信懒怠以及对友人的思念之情。诗中“多病眼昏书懒寄”表明诗人由于多种疾病缠身,眼睛昏花,导致写信都显得懒散且不愿意,这反映了诗人当时的身体状况和心境。"烦君远寄密蒙花"则是请求远方的朋友王黄门将所托付之物——密蒙花(一种植物或可能指某种珍贵之物)寄送过来,透露出诗人的迫切期望与对友情的依赖。

接着,“愁无内史兼词翰”意味着诗人心中充满忧虑,不仅没有像内史那样的文学才华,连平日擅长的词赋也难以续写,这里体现了诗人的自谦和对文学才能的渴望。"为写真方到海涯"则暗示诗人在等待着某种东西,或许是书信、友情或其他重要之物,从远方送来,哪怕到了海边也要等到。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身体不适和文学创作难以自如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以及他对于友情与文化传承的深切关怀。

收录诗词(3)

毕士安(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本名士元,一字舜举。宋太祖乾德四年(966年)进士。宋太宗太平兴国中,为监察御史,出知乾州。宋真宗即位,权知开封府事。咸平中,复为翰林学士,以目疾出知潞州,又入为翰林侍读学士。景德元年(1004年),进吏部侍郎,参知政事,拜平章事。澶渊之战时支持寇准,力主真宗亲征。景德二年(1005年),去世,年六十八。获赠太傅、中书令,谥号“文简”。有文集三十卷,今已佚。《全宋诗》录有其诗

  • 字:仁叟
  • 籍贯:代州云中(今山西大同)
  • 生卒年:938年—1005年11月14日

相关古诗词

国清寺

三四百年寺,今来国又清。

若非逢圣祚,徒自有嘉名。

月殿五峰色,风松十里声。

不缘君命束,便好脱尘缨。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禁林宴会之什

好文英主古难齐,宠重词臣意弗低。

睿藻清新刊翠琰,神踪飞动在璇题。

芸签许效蓬莱阁,花槛容模罨画溪。

乐圣朋侪开绮席,爱君诚抱挂金闺。

买臣晚遇知多幸,犬子端忧思转稽。

天地恩私无以报,只将兢慎对芝泥。

形式: 排律 押[齐]韵

杨照承议芦雁枕屏

画师不肯传风蝶,故作枯乾逞奇绝。

清秋未合结繁阴,深户何曾洒飞雪。

雪里鸭儿苦耐寒,眠沙枕浦白云团。

黄芦槭槭枝叶乾,江头鸣鸭恰飞起,恍如身到潇湘间。

潇湘洞庭云水隔,山路坡陀断行客。

从来冬景画已难,况有翎毛似鹤白。

已觉冰漫稻粱少,更疑水宿溪垠窄。

生平有道付沧洲,今日床头行动色。

屏风主人家近便,我昔曾过浔阳县,田芦野雁尝亲见。

出门解榻定相逢,借我江乡今对面。

形式: 古风

满庭芳(其一)春寿太守

玉笋京华,紫荷香润,宴闲密侍西清。

碧幢金节,仍尹凤皇城。

须信千龄庆遇,丹霄上、重叠恩荣。

时多暇,湖山丽景,许酒乐升平。新春。

逢诞日,莺花渐好,初过烧灯。

想笙歌丛里,醉赏瑶觥。

占尽人间福寿,行看取、稳赞机衡。

貂蝉映,朱颜绿鬓,沙路马蹄轻。

形式: 词牌: 满庭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