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枝词十三首(其四)

属车隐隐远如雷,陈后愁眉久不开。

杨花都不知人意,故入长门宫里来。

形式: 词牌: 杨柳枝

翻译

随从车辆渐行渐远,声音低沉像远处的雷声。
深宫中的陈皇后,愁眉紧锁,长久未能舒展。

注释

属车:随从车辆。
隐隐:声音微弱。
远如雷:像远处的雷声。
陈后:指陈皇后。
愁眉:忧愁的眉毛。
久不开:长久无法舒展。
杨花:柳絮,象征飘忽不定。
不知人意:不理解人的感情。
故:特意。
长门宫:汉代宫殿,曾为陈皇后居所。
来:到来。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政治家司马光所作的《柳枝词》中的第四首。从艺术风格上看,司马光的词作多表现出一种淡雅清新、含蓄不露的特点,这与他本人的性格和当时文人对词风的追求相吻合。

"属车隐隐远如雷,陈后愁眉久不开。杨花都不知人意,故入长门宫里来。"

这四句诗描绘了一种深沉而又淡雅的情感氛围。首先,“属车隐隐远如雷”一句,通过对车声的比喻,传达了作者内心深处的忧虑和不安,这里的“属车”指的是随从的车辆,而非战争之车,其声音既表现出一种距离感,又透露出某种力量的即将到来,如同远雷般在心头滚动。

紧接着,“陈后愁眉久不开”一句,通过对女性形象的刻画,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绪。这里的“陈后”很可能是一个抽象的代表,而非具体的人物,她的“愁眉”和“久不开”表达了一种长时间的心事和压抑的情感。

第三句“杨花都不知人意”,则是对环境的描写,通过柳絮飘飞来衬托出一种无知无觉、任性而为的自然之美,同时也反映了人的内心世界与外界的隔绝和对比。

最后一句“故入长门宫里来”,则是诗人基于前述情感和环境描写所作出的行为选择。这里的“长门”在古代文学中常常带有贬义,指的是失宠后的寂寞生活,但在这首词中,它更多地表达了对孤独、隐逸生活的一种向往。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和人物情感的精细刻画,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淡泊明志的情怀。它不仅展示了司马光自身的文学才华,也映照出宋代文人对于内心世界探索的深沉意趣。

收录诗词(1260)

司马光(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 字:君实
  • 号:迂叟
  • 籍贯: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
  • 生卒年:1019年11月17日-1086年

相关古诗词

柳枝词十三首(其三)

君王游豫赏青春,折柳为弮赐侍臣。

莫怪长条低拂地,只缘供扫属车尘。

形式: 词牌: 杨柳枝

柳枝词十三首(其二)

依依高树出宫墙,摇曳青丝百尺长。

愿与宣温万年树,年年岁岁奉君王。

形式: 词牌: 杨柳枝

柳枝词十三首(其一)

烟满上林春未归,三三两两雪花飞。

柳条别得东皇意,映堤拂水已依依。

形式: 词牌: 杨柳枝

独乐园二首(其二)

客到暂冠带,客归还上关。

朱门客如市,岂得似林间。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