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梅花引.雨夜宿故市闷书

卧闻楼鼓已三敲。夜迢迢。雨潇潇。

恰似真珠红酒滴春槽。

竹屋矮窗人一个,卧还起,拥薰炉,似那宵。

那宵那宵。太无聊。墨初调。香半焦。

睡也睡也,睡不稳、自煮松涛。

多分野梅红绽小溪桥。

欲踏霜桥寻梦去,怕飞雨,溅寒香,湿袖貂。

形式:

鉴赏

这首词描绘了一个雨夜独居的情景。开篇“卧闻楼鼓已三敲。夜迢迢。雨潇潇”以夜深人静、楼鼓声声反衬出诗人内心的孤寂。接下来,“恰似真珠红酒滴春槽”运用比喻,将雨滴比作珍珠红酒,形象地写出雨声的连绵和夜的静谧。

“竹屋矮窗人一个”进一步刻画了诗人居住的环境,简朴而宁静。他辗转反侧,时卧时起,拥着薰炉取暖,试图驱散心中的无聊。“那宵那宵。太无聊”直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无聊。

词的后半部分,诗人笔触转向夜晚的细节:“墨初调。香半焦”,暗示了他在灯下独自研磨墨汁,但心情却无法平静。“睡也睡也,睡不稳、自煮松涛”描绘了他难以入眠,只能听见窗外松涛声,更显孤独。

最后,诗人想象野外的梅花在雨中开放,自己想去寻找梦境,却又担心飞雨打湿衣袖,透露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现实生活的无奈。

整体来看,这首词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作者在雨夜中的孤寂心境,以及对生活琐事的细腻感触。

收录诗词(722)

樊增祥(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昭君怨.戏讯西屏

归看凤雏索乳。银鹿牙牙学语。不似白家蛮。

似香山。东阁幽香已动。官马几时才鞚。

不问老苏卿。问朝云。

形式:

高阳台.爽翁卜妾秦淮,赋此调之

雀桁闲花,雉场秋草,渠侬不解伤春。

堕策闲坊,一株红桕遮门。

十三楼下秦淮碧,侧乌纱、亲访桃根。

谩销魂、三十年来,此度才真。

萧郎四九头先白,要蓝罗小袖,早暮看承。

天女维摩,相逢总是禅人。

短辕长柄知何用,料春风、不煮仓庚。

问香茗、不唤朝华,定唤朝云。

形式:

鹊桥仙.再寄爽翁二解

明眸剪水,仙肌胜雪,相遇莫愁湖畔。

山房蒲褐冷于冰,怎禁得、摩登低唤。

仙风道骨,餐芝服散,百年才过一半。

再过三十五春秋,更买取、莺莺燕燕。

形式:

红窗睡

油碧窗扉纱似雾。刚觑见、远山颦处。

晓来饶舌憎鹦鹉。道夫人薄怒。晚岁萧郎依佛火。

早打点、心经一卷,授伊蛮素。

桃花生子,可小名法护。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