慎独二章

恐惧不睹,诫慎不闻。我公慎独,于斯洞分。

微既莫显,隐何可云?温树奚问,谏草自焚。

克谨天戒,允符帝文。仲舒格言,许绪深旨。

灵怀发中,神资素履。吻契洵猷,践扬前轨。

蔼蔼令名,烂光青史。

形式: 四言诗

鉴赏

这首诗《慎独二章》由唐代诗人孙宗闵所作,通过“慎独”这一主题,表达了对个人道德修养和行为准则的深刻思考。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旨在强调个体在独处时应保持警惕,遵循内心的道德律令,不受外界诱惑的影响。

“恐惧不睹,诫慎不闻”,开篇即点明了“慎独”的重要性,即使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也要保持警觉,不为私欲所动,不被恐惧所左右。接下来,“我公慎独,于斯洞分”,进一步阐述了“慎独”的实践者应当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体现这一原则,即在每一个细微之处都严格要求自己,做到内心与行动的一致。

“微既莫显,隐何可云?”则通过反问的形式,强调了在细微之处保持谨慎的重要性,即便是最隐蔽的行为,也应受到道德的约束。接着,“温树奚问,谏草自焚”运用了两个典故,温树象征着忠诚与坚守,谏草则代表了直言进谏的精神,这两句暗示了在面对诱惑或不义之时,应如谏草般自焚,以示对道德的坚守。

“克谨天戒,允符帝文”表达了对天命和圣人教诲的尊重,强调了遵守自然法则和先贤智慧的重要性。最后,“仲舒格言,许绪深旨”引用了董仲舒的格言,进一步强调了道德修养的深远意义。全诗以“灵怀发中,神资素履”收尾,表达了个体在道德修养上的自觉与内在精神的纯净。

整首诗通过对“慎独”这一主题的深入探讨,不仅展现了个人道德修养的重要性,也体现了对传统道德观念的传承与弘扬。诗中的语言精炼而富有哲理,寓意深远,是对后世道德教育和自我修养的宝贵启示。

收录诗词(8)

孙宗闵(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牡丹四首(其三)

翠幕深沉下七襄,芬菲何惜殿群芳。

全欺剪綵琼枝满,不借催花羯鼓长。

将相亭台分画锦,神仙衣袂有天香。

江南春色真如绮,未必风光让洛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良哉二章

巨望弥耸,其德不回。乃眷西顾,赉公贤才。

帝曰钦往,时称良哉。乃邦之彦,实民之怀。

飞荣骊阙,进秩兰台。铜虎分符,朱藩戒路。

棠郊去思,潼江来暮。恂恂德心,汪汪轨度。

宽不容奸,直不抵忤。煌煌发辉,绰绰垂裕。

翊彼天聪,克昌景祚。

形式: 四言诗

牡丹四首(其四)

京洛名园十万株,清歌妙舞胜吴趋。

秾芳三月春如酒,艳质千金价倍珠。

银烛光摇红菡萏,花阴影落紫氍毹。

新篇欲夺河阳锦,五色江毫好在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宜兮一章

启藩斯境,民之宜兮。令必响赴,动而悦随。

浚明宣哲,淑慎经彝。善化郁郁,群心披披。

我有茕独,公则安之。我有弟子,公则教之。

匪民之宜,实天之宜。匪德之基,实邦之基。

帝典昭灼,王度清夷。说命将举,慰兹群黎。

形式: 四言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