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宜兮一章》由唐代诗人孙宗闵所作,通过其深邃的文笔,描绘了一幅理想君主治理国家的图景。诗中充满了对理想政治的向往与赞颂,体现了儒家治国理念的核心思想。
首句“启藩斯境,民之宜兮”,开篇即表达了对君主开启太平盛世的期待,认为这是符合民众利益的。接下来,“令必响赴,动而悦随”描绘了君主政令如雷贯耳,民众积极响应的情景,展现了君主权威与民众支持之间的和谐关系。
“浚明宣哲,淑慎经彝”进一步强调了君主应具备的智慧与道德修养,以及在治理国家时应遵循的正道。接着,“善化郁郁,群心披披”则描绘了君主善政带来的社会和谐与民众内心的光明,表现了理想的社会治理效果。
“我有茕独,公则安之。我有弟子,公则教之”这两句直接点明了君主对于孤寡和子弟的关怀与教育,体现了君主的责任与仁爱之心。
“匪民之宜,实天之宜。匪德之基,实邦之基”则从更高层面阐述了君主治理国家的正当性与基础,认为君主的德行不仅是民众的福祉,更是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
最后,“帝典昭灼,王度清夷”再次强调了君主应遵循的道德规范与治理标准,以及其对国家稳定的重要作用。“说命将举,慰兹群黎”则表达了君主即将采取行动,以安抚和满足广大民众的愿望,体现了君主对民众福祉的深切关注。
整体而言,《宜兮一章》通过对理想君主形象的塑造,以及对理想政治状态的描绘,展现了儒家治国理念中的君民和谐、道德至上、教化民众、稳定国家等核心价值观,是一首充满理想主义色彩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