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黄昏灯火照离明,朗朗吾伊压漏声。
邺驾积云春不断,家家礼乐户朱程。
此诗描绘了夜晚老街书声不绝的景象,充满了浓厚的文化氛围与生活气息。首句“黄昏灯火照离明”以黄昏时分的灯火为背景,渲染出一种宁静而略带离别的氛围,暗示着夜晚即将来临。次句“朗朗吾伊压漏声”则通过描述读书声盖过滴漏的声音,展现了深夜中书声的清晰与持久,表现了读书人对知识的渴望和专注。
接着,“邺驾积云春不断”一句,运用了典故,将老街比作邺城,积云象征着不断积累的知识与智慧,春不断则寓意着学习与成长的持续性,表达了对知识追求永无止境的赞美。最后,“家家礼乐户朱程”描绘了一幅家家户户充满文化气息的画面,礼乐代表了良好的教养与道德风尚,朱程则是对知识与文化的象征,强调了知识与文化的普及与重要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老街夜晚书声琅琅的场景,不仅赞美了知识的力量与价值,也反映了明代社会对教育与文化的重视。
不详
(一四八八—一五五五)。兴宁人。少负才名,从湛甘泉游,闻性命之学。明世宗嘉靖十一年(一五三二)贡生,为县令祝枝山所赏识。尝讲学于崇正书院,凡三修县志,并与修《广东通志》及《武宗实录》。由拔贡任浏阳丞,署县事。以病乞归。年六十七。有《叶冈诗集》四卷。清咸丰《兴宁县志》卷九有传。诗,以明嘉靖刊本《叶冈诗集》为底本
曾展丝纶阁不才,九重分命带春来。
黄昏独坐谁为伴,花影重重覆绿苔。
混混芳泉百尺深,冰壶清夜月浮金。
天瓢指日王明汲,慰却苍生渴望心。
不着羊裘祇着蓑,黄昏偷钓下秋波。
小桥来往行人断,物色宁教访得么。
勘破浮名不外图,喝牛清晓事膏腴。
角巾册子高高挂,且作农夫且作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