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陪赵大夫游桓山

后水喧江落浑黄,晚云障日作微凉。

笙歌声里旌旗动,罗绮丛中语笑香。

劝相秋郊开稔熟,摩娑苔壁吊荒亡。

风流一代今山简,有底樽前著葛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翻译

江水翻腾,浑黄一片,傍晚的云层遮挡阳光,带来一丝凉意。
在笙歌飘扬中,旗帜随风摇曳,华美的人群中笑声和香气四溢。
建议在秋日郊外举行丰收庆祝,抚摸着长满青苔的墙壁,追忆往昔的荣光与消亡。
如今的风流人物如同山简,他们在酒杯前寻找着葛强般的豪情。

注释

后水喧:江水翻腾。
江落:江水落下。
浑黄:浑浊黄色。
晚云:傍晚的云。
障日:遮挡阳光。
作微凉:带来凉意。
笙歌声:笙歌的声音。
旌旗:旗帜。
动:摇曳。
罗绮丛:华美的人群。
语笑香:笑声和香气。
劝相:建议。
秋郊:秋日郊外。
开稔熟:举行丰收庆祝。
摩娑:抚摸。
苔壁:长满青苔的墙壁。
吊荒亡:追忆消亡。
风流一代:风流人物。
今山简:如山简般的人物。
有底:何以。
樽前:酒杯前。
著葛强:寻找葛强般的豪情。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日出游的场景。首句"后水喧江落浑黄",以江水混浊、波涛汹涌来烘托出秋天的壮阔与萧瑟。次句"晚云障日作微凉",通过晚云遮挡阳光,营造出一种略带凉意的氛围。

第三句"笙歌声里旌旗动",生动描绘了队伍行进中的热闹景象,笙歌悠扬,旗帜飘动,显示出游兴正浓。"罗绮丛中语笑香"进一步描绘了士女们穿着华丽,谈笑风生,气氛欢乐。

"劝相秋郊开稔熟"表达了对丰收的期盼和对农事的关心,体现了诗人关注民生的一面。"摩娑苔壁吊荒亡"则转向历史沉思,抚摸着苔藓斑驳的墙壁,追忆往昔的荣辱兴衰。

最后一句"风流一代今山简,有底樽前著葛强",借典故感慨世事变迁,暗示了诗人对当世人物的评价,认为如今的人们难以像古代的名士山简那样风流倜傥,豪饮赋诗。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游桓山为背景,融合了山水景色、人文活动与历史感慨,展现了陈师道深沉而富有哲理的诗风。

收录诗词(750)

陈师道(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诗人。一字无己,汉族。元祐初苏轼等荐其文行,起为徐州教授,历仕太学博士、颖州教授、秘书省正字。一生安贫乐道,闭门苦吟,有“闭门觅句陈无己”之称。为苏门六君子之一,江西诗派重要作家。亦能词,其词风格与诗相近,以拗峭惊警见长。但其诗、词存在着内容狭窄、词意艰涩之病。著有《后山先生集》,词有《后山词》

  • 字:履常
  • 号:后山居士
  • 籍贯:彭城(今江苏徐州)
  • 生卒年:1053~1102

相关古诗词

庚辰三月上旬登白门闲望

昔别子未仕,人言诗有神。

预知河岭阻,不作往来频。

剩喜今犹学,须知禄为亲。

五陵花满眼,作意莫禁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放怀

施食乌鸢喜,持经鸟鼠听。

杖藜矜矍铄,顾影怪伶俜。

门静行随月,窗虚卧见星。

拥衾眠未稳,艰阻饱曾经。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青]韵

河上

背水连渔屋,横河架石梁。

窥巢乌鹊竞,过雨艾蒿光。

鸟语催春事,窗明报夕阳。

还家慰儿女,归路不应长。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南丰先生挽词二首(其二)

精爽回长夜,衣冠出广庭。

勋庸留琬琰,形像付丹青。

道丧馀篇翰,人亡更典刑。

侯芭才一足,白首太玄经。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