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春雨闻钟岭,乱山啼杜鹃。
因思乱离日,复见太平年。
步月栖岩穴,凌霜度岭巅。
古松曾识我,深省复潸然。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站在钟岭之上,听闻春雨与钟声交织的场景,周围是乱山与啼鸣的杜鹃,勾勒出一幅充满生机而又略带哀愁的画面。诗人通过“乱离日”与“太平年”的对比,表达了对动荡岁月的回忆和对和平时代的向往。
“步月栖岩穴,凌霜度岭巅”,这两句展现了诗人的行踪,他漫步于月光下的山间洞穴,穿越霜冻覆盖的山岭之巅,这种孤独而坚定的旅程,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坚韧与探索精神。
“古松曾识我,深省复潸然”,最后两句中,古松仿佛老友一般,见证了诗人的过往,它让诗人深感反省,不禁流下了泪水。这里既有对自然界的感慨,也蕴含着对人生经历的深刻反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自然景观为载体,抒发了诗人对历史变迁、个人命运以及自然与人类关系的思考,情感丰富,意境深远。
不详
(dí)(一三○四~一三七七),绩溪。擅长隶书,博学广闻。曾任台州学正,后时艰不仕,隐居山中。入朝屡召不出,洪武十年(一三七七)终老于家。归隐时曾结庐为读书舍,其书斋取名“贞素斋”。著有《贞素斋集》、《北庄遗稿》等。《新元史》有传
独步谁为侣,溪边有白云。
情亲鸥共狎,机动鹿分群。
细草沿厓出,幽花隔岸闻。
归鸦背秋色,飞过夕阳林。
片片沾芳草,纷纷杂落花。
篱寒春雀阵,檐冻午蜂衙。
云密深藏树,溪浑不见沙。
小窗风力恶,呼婢莫烹茶。
云气扶红日,江光漾翠涛。
烟笼淮树远,天净楚山高。
慕道心诚渴,忧时鬓独搔。
明朝钟阜去,渡口买轻舠。
野水孤城迥,风云浪积沙。
一方龙虎国,六代帝王家。
玉树歌仍在,新亭恨转加。
凝情正寥落,渔唱答边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