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洞庭秋水接天流,万斛楼航不易收。
才力似君方称副,此身只合载渔舟。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丽的自然景象与深邃的情感世界。首句“洞庭秋水接天流”以宏大的画面展现了洞庭湖秋季的辽阔水面,似乎与天相连,显示出大自然的无边界限。紧接着,“万斛楼航不易收”则表达了对巨大舟船难以控制的感慨,以及可能蕴含的个人力量在浩瀚自然面前的渺小。
诗人通过“才力似君方称副”的自谦,展现出一种谦逊和对朋友才能的赞赏。最后,“此身只合载渔舟”则是诗人表达了自己愿意像一艘小船随波逐流,不求大成,只希望能够平淡生活。
整首诗通过描写自然景观与个人情感的交织,展现出诗人内心世界的宁静与谦逊,同时也透露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敬仰。
不详
孔文仲弟。仁宗嘉祐八年进士。哲宗元祐初,历秘书省正字、集贤校理、国子司业。四年,为著作郎,论科举之弊,诋王安石《三经新义》,请复诗赋取士,又欲罢大义而益以诸经策。拜中书舍人,直学士院。八年,擢给事中,迁礼部侍郎,以宝文阁待制知洪州。坐元祐党夺职,居池州卒。与兄孔文仲、弟孔平仲以文声起江西,时号三孔。有《诗书论语说》、《金华讲义》、《芍药谱》、《内外制》、《杂文》、《宗伯集》(编入《清江三孔集》)
畏日流金不断声,松风涧水助泠泠。
我来萧散无馀事,得倚篮舆细细听。
庐山北转是吴章,岩草纷纷静有香。
洞口流泉似相送,人间天上莫相忘。
紫沙随马细如筛,虎阜龙冈尽此驰。
正望长安不回首,行人休赋灞陵诗。
柳堤桃坞未怡融,浣濯新梢上浅红。
一段春光来逼眼,枣骝嘶入柏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