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钟山晓行

楼阁笼云气,苍茫第几峰。

长林万松雨,落日半山钟。

石磴盘空险,僧廊落叶重。

先王曾驻跸,千古说蟠龙。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冬]韵

鉴赏

这首元代萨都剌的《秋日钟山晓行》描绘了一幅秋日清晨钟山的壮丽景象。首句“楼阁笼云气”展现了山中楼阁被晨雾缭绕的神秘氛围,仿佛与天相连。次句“苍茫第几峰”则以疑问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对山势的探索和对远方峰峦的遥望。

“长林万松雨”写出了茂密的森林在秋雨中显得更加深沉,增添了诗意的湿润感。而“落日半山钟”则通过夕阳余晖与山中寺庙的钟声相映,营造出宁静而悠远的意境。

“石磴盘空险”描绘了山路的险峻,暗示了行走的艰难,也体现了诗人不畏艰险的精神。接下来,“僧廊落叶重”则以落叶之多,渲染了季节的转换和时光的流逝。

最后两句“先王曾驻跸,千古说蟠龙”,点明了钟山的历史底蕴,曾经是古代帝王的行宫所在,传说中有龙盘旋,增添了历史的厚重感和神秘色彩。整首诗以景寓情,展现了钟山的自然之美和人文之韵。

收录诗词(800)

萨都剌(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画家、书法家。回族(一说蒙古族)。出生于雁门(今山西代县),泰定四年进士。授应奉翰林文字,擢南台御史,以弹劾权贵,左迁镇江录事司达鲁花赤,累迁江南行台侍御史,左迁淮西北道经历,晚年居杭州。善绘画,精书法,尤善楷书。有虎卧龙跳之才,人称燕门才子。他的文学创作,以诗歌为主,诗词内容,以游山玩水、归隐赋闲、慕仙礼佛、酬酢应答之类为多,思想价值不高。还留有《严陵钓台图》和《梅雀》等画,现珍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 字:天锡
  • 号:直斋
  • 籍贯:其先世为西域
  • 生卒年:约1272—1355

相关古诗词

次韵虞学士见寄

白发眉山老,玉堂清昼閒。

声名满天下,翰墨落人间。

才俊贾太傅,行高元鲁山。

独怜江海客,尊酒夜阑珊。

形式: 五言律诗

宿龙潭寺

倦游借禅榻,客意稍从容。

落日江船鼓,孤灯野寺钟。

竹鸡啼雨过,山臼带云舂。

半夜波涛作,长潭起卧龙。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冬]韵

寄舍弟天与

鸿雁飞南北,关河隔弟兄。

水通郧子国,舟泊汉阳城。

落木风霜下,高秋鼓角清。

故人如有意,为我道乡情。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送景南彦上人归江西

登高伤远别,鸿雁几行飞。

万木江头落,一僧船上归。

故山秋嶂远,残日晚钟微。

亦有同袍者,多应候竹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