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由清朝乾隆皇帝弘历所作,名为《于木兰作(其四)》。诗中描绘了吴越地区的自然风光,赞美了这里的山水之美,并且强调了自然与人工的和谐共存。诗人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之情,同时也期待有人能揭示和宣扬这些美景背后的道理。
“吴越近经巡,山水信清美。” 开篇点明地点和景色,吴越之地经过巡视,山水确是清新美丽。这里运用了直接描述的手法,通过“近经巡”和“信清美”两个词组,简洁而有力地展现了作者对吴越地区自然景观的赞叹。
“饶复藉人工,未足云观止。” 接着,诗人提到虽然人工的点缀也增添了几分美感,但这些人工修饰还远不足以达到极致观赏的地步。这句话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崇尚,认为真正的美来自于自然本身,而非人为的雕琢。
“隐现固有时,美善尽无比。” 这两句进一步阐述了自然景观的变幻莫测和独特魅力。无论是隐藏还是显现,自然之美总是独一无二,无法比拟。这里使用了“隐现”和“美善”两个词组,生动地描绘了自然景观随时间变化的动态美。
“独待表章人,一为宣其理。”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能够揭示和宣扬这些自然美景背后深刻道理的人的期待。他认为,只有通过深入理解和传播,人们才能真正领略到自然之美及其蕴含的哲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吴越山水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思考。语言简洁流畅,情感真挚,富有哲理,体现了乾隆皇帝作为一位文治武功兼备的帝王,不仅在政治上有着卓越成就,在文学艺术领域也同样有着深厚造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