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刘贡父省上喜雨(其二)再和

当年曹守我胶西,共厌餔糟与汨泥。

自古赤丸成习俗,因公黄犊免提携。

生还各有青山兴,病起犹能小字题。

莫怪歌呼数相和,曾将狱市寄全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翻译

当年曹公治理胶西地,大家厌恶糟糠和污泥。
自古以来,红色弹丸成为风俗,因他公正,儿童无需提防黄牛犊。
幸存者各自怀有归隐山林的志向,病愈后还能提笔写字小楷。
不必责怪歌声常相和,他曾把狱市的欢乐寄予全齐之地。

注释

曹守:曹公,指曹操,他在胶西担任过地方官。
胶西:古代郡名,位于今山东青岛一带。
餔糟:糟糠,粗劣的食物,比喻困苦的生活。
汨泥:污浊的泥土,形容环境恶劣。
赤丸:古代的一种习俗,用红色弹丸表示敬意或祝福。
黄犊:幼牛,象征孩童。
青山兴:归隐山林的意向,指隐居生活。
狱市:古代监狱中的集市,犯人交易物品的地方。
全齐:全齐之地,泛指曹公管辖的地区。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巨匠苏轼的作品,名为《次韵刘贡父省上喜雨(其二)再和》。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对友情的珍视以及生活中的点滴乐趣。

“当年曹守我胶西,共厌餔糟与汨泥。” 这两句回忆起过往与朋友在胶西共度时光的情景,那时候他们一起厌倦了世间的繁华和污浊。这里的“胶西”指的是作者曾经居住的地方,而“餔糟与汨泥”则象征着尘世的纷扰。

“自古赤丸成习俗,因公黄犊免提携。” 这两句表达了对传统习俗的遵循,以及因为朋友而得以免去某些麻烦事务。“赤丸”通常指的是信物或约定,而“黄犊”则是一种不需带来的东西,暗示着友情的力量。

“生还各有青山兴,病起犹能小字题。” 这两句展示了即使在生命垂危或者身体不适的情况下,诗人和朋友们依然保持着对文学创作的热忱。“青山”象征着永恒与希望,而“小字题”则是指书写诗文。

“莫怪歌呼数相和,曾将狱市寄全齐。” 最后两句表达了即使在艰难困苦中,朋友间的歌谣也能彼此相应。这里的“狱市”象征着人生中的磨难,而“寄全齐”则是指通过诗歌传达心声。

整首诗通过对往事的回忆和现实生活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苏轼深厚的情谊和他对于文学创作不懈追求的态度。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送顾子敦奉使河朔

我友顾子敦,躯胆两俊伟。

便便十围腹,不但贮书史。

容君数百人,一笑万事已。

十年卧江海,了不见愠喜。

磨刀向猪羊,酾酒会邻里。

归来如一梦,丰颊愈茂美。

平生批敕手,浓墨写黄纸。

会当勒燕然,廊庙登剑履。

翻然向河朔,坐念东郡水。

河来屹不去,如尊乃勇耳。

形式: 古风

次韵子由送家退翁知怀安军

吾州同年友,粲若琴上星。

当时功名意,岂止拾紫青。

事既喜违愿,天或不假龄。

今如图中鹤,俯仰在一庭。

退翁守清约,霜菊有馀馨。

鼓笛方入破,朱弦微莫听。

西南正春旱,废沼黏枯萍。

翩然一麾去,想见灵雨零。

我无谪仙句,待诏沉香亭。

空骑内厩马,天仗随云軿。

竟无丝毫补,眷焉谁汝令。

永愧旧山叟,凭君寄丁宁。

形式: 古风 押[青]韵

诸公饯子敦,轼以病不往,复次前韵

君为江南英,面作河朔伟。

人间一好汉,谁似张长史。

上书苦留君,言拙辄报已。

置之勿复道,出处俱可喜。

攀舆共六尺,食肉飞万里。

谁言远近殊,等是朝廷美。

遥知送别处,醉墨争淋纸。

我以病杜门,商颂空振履。

后会知何日,一欢如覆水。

善保千金躯,前言戏之耳。

形式: 古风

走笔谢吕行甫惠子鱼

卧沙细肋吾方厌,通印长鱼谁肯分。

好事东平贵公子,贵人不与与苏君。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