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纱.青岛野望

散虑寻幽意不违。眼中岩壑各依依。

灵风梦雨几时归。

海色浮襟增莽宕,晨光袭幕尽熹微。

凭高谁念昔游非。

形式:

鉴赏

这首《浣溪纱·青岛野望》由叶恭绰创作于清末至近现代初,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作者在青岛郊外远眺所见之景,以及由此引发的深沉思绪。

首句“散虑寻幽意不违”,开篇即展现出诗人摒弃杂念,寻求心灵宁静的状态,寻找自然中的幽静之处,与自然和谐共处,心境平和,不违背自然之道。

“眼中岩壑各依依”一句,生动描绘了诗人眼中所见的山峦与山谷,每一处都显得格外亲切,仿佛与自然之间有着深厚的情感联系,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画面。

“灵风梦雨几时归”则将自然界的风与雨拟人化,赋予它们生命,表达了对自然现象的深切关注与期待,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深处对于某种精神归宿的渴望。

“海色浮襟增莽宕,晨光袭幕尽熹微”两句,通过描绘海面的颜色与晨光的渐变,展现了时间的流转与自然界的壮丽景象,同时“莽宕”一词形象地描绘了海面的广阔与波澜壮阔,而“熹微”则表现了清晨光线的柔和与温暖,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充满生机的氛围。

最后,“凭高谁念昔游非”一句,诗人站在高处回望过去,思考着过往的经历是否正确或值得,流露出对人生经历的反思与自我审视,体现了诗人深邃的思想境界和对人生价值的深刻洞察。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展现了叶恭绰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人文情怀,是一首富有意境和哲思的作品。

收录诗词(174)

叶恭绰(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芳草渡.病院冬深,忽闻燕语,怅然有赋。依清真体韵及四声

息瘁羽。甚暝色平林,听呼新侣。

镇一枝栖处,宵长惯感零雨。霜枕寒思苦。

禁堂前愁诉。殢梦醒、又带疏钟,月下归去。回顾。

转蓬万里,岁晚天南同雁路。

漫提起、雕梁旧影,仙妆见窥户。

海山在望,费几许、营巢情绪。

似倦客,浩荡轻鸥自舞。

形式:

浣溪纱.为友人悼亡

拂面花枝落苑墙。回风流雪黯空廊。

惊鸿何处觅陈芳。

曲谱离鸾琴欲碎,妆留堕马镜毋忘。

人间销得几回肠。

形式:

风入松.年来好漫游,赋此答问者,时在青岛

人间歧路足千盘。心远地常宽。

玄都绛阙凭弹指,无人处、驾鹤骖鸾。

清梦朝飞九水,吟怀暮落千山。频年。新制远游冠。

楚怨不须弹。烟云供养随行脚,空回首、急浪奔湍。

解语花应含笑,无言石已成顽。

形式:

石州慢.中秋夜游虎邱,适逢月蚀,时星稀露冷,万象泬寥,荟薄幽阴,疑非人境。余呼茗坐千人石,云破月来,笛声发自林际,抚时感事,殊难为怀。乃写此调,以寄其郁,仍用方回原韵

夜气沈山,商音换世,愁与天阔。

留人岩桂攀余,梦远塞榆都折。

琼楼影暗,忍照破碎河山,伤心还话团圆节。

涕泪玉川吟,剩枯肠如雪。歌发。

风亭笛弄,沧海珠生,寄怀浑别。

恨逐胥涛,越网千丝谁结。

全消虎气,算有堕粉零香,清宵索伴蛩声绝。

怕半镜重圆,异当时明月。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