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音竹

趺坐伽陀石,清筠自古今。

虚中成净业,劲节印禅心。

绿染菩提果,声含檐卜林。

半规新月上,妙义正堪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鉴赏

此诗《观音竹》由清代诗人张若霳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观音竹的神韵与禅意。诗中以“趺坐伽陀石”开篇,仿佛将读者带入一个静谧的禅境之中,暗示着观音竹如同佛陀般静坐于石上,传递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宁静感。

“清筠自古今”,进一步强调了观音竹的古老与清雅,它自古以来就静静地生长,不为外界的变迁所动,展现出一种永恒的生命力。接下来,“虚中成净业,劲节印禅心”两句,运用象征手法,将观音竹的空灵与坚韧与禅宗的教义相联系,表达了诗人对禅学的深刻理解和感悟。

“绿染菩提果,声含檐卜林”则从视觉和听觉的角度,描绘了观音竹在绿叶间孕育着菩提之果,其轻柔的风声仿佛是林间的卜卦之声,增添了诗的意境美和神秘感。最后,“半规新月上,妙义正堪寻”以新月为喻,暗示着在观音竹的陪伴下,人们可以寻找到禅宗的奥义,领悟生命的真谛。

整首诗通过对观音竹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更蕴含了深刻的哲理思考,引导读者在自然景观中寻找心灵的平静与智慧的启迪。

收录诗词(12)

张若霳(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台湾杂感(其一)

高浃天墟括九州,微茫一发认流求。

风生鳌背重溟黑,雷奋鲲身巨岛浮。

针路向空难问渡,铁礁拔地不容舟。

颜林几辈虫沙没,落日苍凉赤嵌楼。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夏日得雨同书楸村给谏赋

输粟重洋役汎舟,济时方略愧前筹。

万家聚岛如孤旅,三日为霖解百忧。

声振地雷横出海,势分天汉倒悬流。

会须斗酒从田父,叱犊村中看绿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和书楸村劝农韵

冲泥舆骑海城东,野磐炊烟竹树丛。

一寸遥青山写影,千畦净绿雨为功。

扶锄父老沽醇酒,比屋鸡豚见古风。

好待如云秋稼熟,来看高廪共歌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七夕

露重风轻七夕凉,魁星高宴共称觞。

幽窗还听喁喁语,花果香灯祝七娘。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