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夜

残暑薰炙人,安梦不得长。

忽蒙千里风,慰此六尺床。

高梧舞清影,上悬明月光。

初知枕簟稳,未厌尘土忙。

中宵有臭虫,其大如蛣蜣。

排闼触屏帐,怒欲凌空翔。

熟视不得名,但见两翼张。

本草所不载,尔雅所未详。

夏虫盛百族,此物尤猖狂。

东窗不得睡,幸无疾病妨。

惜哉有知物,点污此微凉。

人生要更事,美恶无不尝。

悉除粪壤念,顿悟服食方。

去为千丈松,凛然冲雪霜。

慎勿学瓜瓠,置身篱落傍。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夜晚在炎夏中难以入眠的情景,以及对周围环境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思考。开篇“残暑薰炙人,安梦不得长”直接点出夏日酷热,使人难以入眠的状态。接着“忽蒙千里风,慰此六尺床”,表达了突然吹来的凉风给诗人带来的一丝安慰。

“高梧舞清影,上悬明月光”描绘了月光下梧桐树影摇曳的美丽景象,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凉意的氛围。“初知枕簟稳,未厌尘土忙”则反映了诗人对暂时舒适环境的珍惜,同时也暗示了日常生活的忙碌。

然而,好景不长,“中宵有臭虫,其大如蛣蜣”一句,将诗人的思绪从宁静转向了困扰。臭虫的出现不仅破坏了宁静,也给诗人带来了不适。面对未知的生物,诗人表现出好奇与困惑:“熟视不得名,但见两翼张。本草所不载,尔雅所未详。”

接下来,诗人通过“夏虫盛百族,此物尤猖狂”表达了对自然界多样性的感慨,同时也对这种异常生物的猖獗表示无奈。尽管“东窗不得睡,幸无疾病妨”,但臭虫的干扰还是影响了诗人的休息。最后,诗人以“惜哉有知物,点污此微凉”表达对美好事物被破坏的惋惜之情。

整首诗通过描述夏日夜晚的种种情景,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现象的细致观察和深刻思考,同时也流露出对生活琐碎的无奈与反思。诗中蕴含着对美的追求、对自然界的敬畏以及对生活态度的探讨,体现了宋代文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思考。

收录诗词(1360)

吕本中(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世称东莱先生,诗人,词人,道学家.诗属江西派.著有<<春秋集解>>,<<紫微诗话>>,<<东莱先生诗集>>等.词不传,今人赵万里<<校辑宋金元人词>>辑有<<紫微词>>,<<全宋词>>据之录词二十七首.诗数量较大,约一千二百七十首

  • 字:居仁
  • 籍贯:寿州
  • 生卒年:1084- 1145

相关古诗词

夜坐

广陵城中听夜雨,倒床不眠问更鼓。

西风万里卷长河,遍与淮山洗尘土。

淮南米贱鱼亦好,敢复摧颓叹羁旅。

重帘复幕懒相负,细字寒灯且如许。

漫如尔雅注虫鱼,更就篇章考齐古。

粗知俛首受寒饿,未暇着意寻豪举。

床头有酒不敢饮,况复闺门画眉妩。

故人此去今几时,亦有文字相撑拄。

东明县前济阳路,每一梦至犹能数。

少年不惮道里远,平生未省别离苦。

只今多病须已白,尚能呼渠醉而舞。

田园未还君可恨,岁月渐晚吾何取。

饥虫绕壁不自聊,尔独何情促机杼。

形式: 古风

寄唐充之二十韵

俗事自相促,吾生常作难。

长河已万折,险路复千盘。

坎壈深藏步,岑嵚稳转鞍。

谁知守樗散,略不误泥蟠。

末学多乖谬,微躯寔控抟。

小儿成顶领,烈士吐心肝。

许下少文举,吴中无伯鸾。

直须识根柢,始是极波澜。

念此欲谁语,想公还自宽。

屡成长剑倚,得洗夜虫酸。

解后终年别,殷勤一笑欢。

已除舌本强,仍斲鼻端漫。

直节群公念,高名四海间。

相期更无事,所祝在加餐。

晚日留残雪,春雷续浅寒。

欲行殊未必,坚坐只长叹。

不厌道里远,敢辞裘褐单。

却寻三语掾,重对两蒲团。

剩欲洗胸次,先留倒笔端。

何须灞陵岸,回首望长安。

形式: 排律

竹西亭

十年走尘土,重上竹西亭。

草木新容态,江山旧典刑。

狂风扫毒暑,落月伴疏星。

认取扬州路,荒城一抹青。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青]韵

邵伯路中途遇前纲载茉莉花甚众舟行甚急不得细观也又有小盆榴等皆精妙奇靡之观因成二绝(其一)

花似细薇香似兰,已宜炎暑又宜寒。

心知合伴灵和柳,不许行人仔细看。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